秋高气爽时节,是采摘菱角的时节。菱角是我国著名特产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药食两用佳品。嫩时皮脆肉美,有清香之味,可作水果生食;成熟后肉厚甘美,富含淀粉,可作粮食充饥。
2018-09-17
“全面二孩”政策已实施数年,但对部分人来说能否顺利成就“父业”还多了一重考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患者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成年男子的精子合格率呈下降趋势。
2019-06-12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疼痛。在当今国际医学界,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然而,即使在现代医学不断取得成就和突破的今天,人们在面对很多疼痛问题时仍显得无能为力。疼痛对很多人而言,已不仅仅是身体对于所遭受伤害的保护性反应,而是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
2019-06-12
“飞龙”是药铺中的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而成语“药店飞龙”是用来形容人瘦骨嶙峋。如今都以瘦为美,但人一旦瘦到了皮包骨头的地步,一定不会是件好事。
2019-06-11
金鸡独立 锻炼平衡能力,并有引气血下行,疏通经络的作用。直立,放松膝盖和脚踝,全身力量放在左脚上,抬起右脚,足心放在左膝盖内侧,双手合十于胸前。先睁眼做,保持10秒钟,然后换脚,循序渐进,直至1分钟,习惯睁眼做后,慢慢训练闭眼做。做完后拍打放松膝盖。
2019-06-11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两者密切合作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也就是说,脾胃正常运转,将人体摄入的食物营养吸收并加以利用。
2019-06-10
艾,菊科,别名冰台、香艾、蕲艾、艾蒿、家艾、灸草、医草、黄草、艾蓬等,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植物,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常生于路旁、荒地、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及草原地区。
2019-06-06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正如中医所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可以利用大自然旺盛的阳气来调养体内的正气。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中都蕴藏着古人养生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端午习俗中的中医理论。
2019-06-05
双目似盈盈秋水,怕是人人都想拥有的美丽吧。“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同时,眼睛是我们人体最累的器官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份美丽,保护好我们的心灵窗口呢?
2019-06-05
中医有个词叫“五畜为益”,这个“益”是“补益”的意思,是指鸡鸭鱼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益人体的五脏精气,能提供谷类食物不能提供的营养。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讲,就是说肉类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能补充人体丢失的元气,利于营养缺乏及体衰病人迅速恢复体质,而且所含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也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2016年《中国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要食畜禽肉类40~75克。
2019-06-05
中国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豆类既能健脾祛湿,又可清热解暑,是“打着灯笼难找”的佳品。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夏季吃的豆子,以及它们的药用原理。
2019-06-05
老年皮肤瘙痒:取生姜一小块、米酒一小杯,将生姜切成薄片,用米酒浸泡5分钟后,用姜片涂擦患处。
2019-06-04
侠白穴属手太阴肺经,有降清排浊的作用,具有补肺功能,同时兼具宣散肺气、理气宽胸之效。该穴位于手心面拇指侧缘,腋横纹头下5横指处。当出现心跳过速时,按压这个穴位可帮助缓解症状。而且,当出现气喘不停、干呕恶心、情绪烦躁等表现时,也可以按揉这个穴位来进行缓解。
2019-06-04
龟甲、鳖甲均有滋阴潜阳之功。龟甲,又称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及背甲。味甘咸、性寒,归肝、肾、心经。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之功,适用于头目眩晕、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神思倦怠、腰膝酸软、筋骨不健、步履乏力、小儿鸡胸、龟背、囟门不合等。
2019-06-04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邪极爱与风、寒、热等邪气互通,且难以祛除,很容易侵犯人体。夏季属火,火性为阳,火气通于心。因此夏季保健重在祛湿养心,需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
2019-05-29
中医素有“以形补形”之说,民间把这个理论通俗化地理解为“吃啥补啥”。所谓“吃啥补啥”有的有些道理,但有的纯属无稽之谈。民间流行的“食鞭壮阳”之说,就是由来以久的一个大误解。
2019-05-28
进入夏季,可恶的蚊虫又要来骚扰我们。蚊香虽然有较好效果,但人若过量吸入蚊香中的有毒物质会损害身体,还可能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甚至患上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019-05-28
吃太饱喝陈皮山楂茶:取陈皮10克、炒山楂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陈皮和炒山楂有消食化滞的作用,每天饮用可保证肠胃通畅。
2019-05-24
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
2019-05-22
夏天来到,身上的赘肉马上就要无处藏身,减肥迫在眉睫。有人选择节食,有人选择吃药。在中医理论中,肥胖人群大多属于痰湿体质,减肥不妨先从调节体质入手。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赵俐黎,以及河南省中医院21世纪门诊部副主任医师牛朝阳。
2019-05-22
太冲穴意为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其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接合部之前凹陷处,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点压,对腹胀、目赤肿痛这两个症状有缓解作用。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