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刚刚立了夏的广州,日照时间变长,昼长夜短,地热蒸腾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天地气交,万物繁茂,生机勃勃。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徐福平称,整个夏季的气候特征就是多热多湿,人体多出现外热内寒、上盛下虚的症状,如失眠焦虑、咽痛咽干、易腹泻、疲倦乏力等。因为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肌肤,体内腹部阳气偏虚,同时外界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喝冷饮以及饮食寒凉的食物,过量寒凉易损阳气,所以夏季从“养阳”开始。
天热:
纳凉避暑,少待空调房
夏季阳气升发旺盛。人体也要顺应自然界阳气的升发之性而舒展宣畅,吸收清新空气和补充能量,在太阳升起以后和快要落山之前,适当晒太阳。徐福平提醒,11时-4时尽量避开太阳光照,防止暴晒伤身。
同时,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里。他解释,阳气浮于体表,阴寒易藏于体内,特别是脾胃阳气易受损,虚寒内生,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到阴凉或空调环境避暑防热,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建议饮用冷饮或凉茶,建议将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凉再饮用,一方面更易耐渴,同时不损伤脾胃阳气,有助于运化代谢。
徐福平提醒,夏季防暑降温以自然通风为佳。经常开窗,南北对流,方便室内空气流通,洁净室内空气,最为舒适。但晚间睡眠不宜对流、吹“过堂风”。炎热的夏季,有时也需要空调风扇辅助降温,但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工作,会出现“空调病”,如怕冷腹泻、头痛怕风、咽喉疼痛、易感冒、下肢乏力等。因此,应注意空调的合理使用,空调温度选择一般在室温24℃-26℃,不宜与外界环境温差太大,避开空调直吹,凌晨左右温度较低时可将空调关闭。要提醒的是,使用空调机的房间,不宜长期关闭,应适当通风。
睡眠:
晚睡早起,为护养阳气
夏季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白天时间较长,夜幕时间相对短,人也尽量随着自然界的太阳升降规律休息劳作,晚睡早起,护养阳气。徐福平解释,晚睡是相对于其他季节晚睡,并不是越晚越好,早晨太阳升起前后即可起床活动或锻炼。
夏季午睡合理,也是补充体力的一种方式,夏季午后几个小时,气温燥热难耐,动则汗出疲劳,汗出散热,血液也多集中在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也增加,脑血流供应减少。因此,夏季午后总是昏昏欲睡,疲倦乏力。
科学的午睡可以缓解疲劳、增强体力。午睡不主张饭后马上就睡,轻微活动15-20分钟(如散步)后再睡。以“少”见长,少则一刻钟,多则一小时,不能贪睡、懒睡,因为人们正常的一个睡眠周期约90-100分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交替出现,若睡眠时间太长,周期转化时容易疲倦乏力,梦多不适。午睡不仅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和消除疲劳,也能诱发对人体有益的深睡眠。
他提醒,对于上班族,午睡尽量卧床而眠,不要伏案或靠在沙发上睡,会造成脑部血流减少或压迫眼球而引起疲劳或肩麻手酸。再次,午睡不可贪凉纳凉,在屋檐下、楼道穿堂风处、迎空调而睡,以免睡时腠理疏松,卫气不固,感受风寒外邪而感冒。
饮食:
少喝冷饮,养阳健脾为先
“春夏养阳”以养阳气之生长,顺应阳气升发之势,不应过量恣食冷饮、生物而造成脾胃虚寒引起慢性胃肠病。徐福平解释,夏天暑湿夹热,气温很高,适当喝些冷饮、凉食无可厚非,但贪图一时之快,过量饮用凉茶冷饮,而不顾及脾胃之功能,造成消化功能下降,出现腹胀腹满、食欲减退,甚至腹泻,引起其他疾患,或伏病于内,得不偿失。故《食饮以宜》一书中有“唯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凉水,瓜桃生冷忌少餐,免致秋来生疟痢”之告诫。
所以,女性经期更应注意少食寒凉、冷饮、冰镇食品。特别是脾胃虚寒、阳虚怕冷的人群,适当吃韭菜、芥菜、葱、姜、辣椒、蛋类、荔枝、桂圆、大枣等,以养阳的食物达到冬病夏养。
徐福平提醒,若属于阳盛体热之人,则不宜过用温热之品,宜选用西瓜、西红柿、黄瓜、豆制品、绿茶、绿豆汤等清解暑热。长夏湿邪为主,也可多饮食健脾化湿的食物或药膳,如山药、茯苓、白术、白扁豆、莲子、芡实、薏米、陈皮等,以增强脾胃运化水湿之功。
夏季脾虚湿盛,运化能力减退,过多肥甘厚腻之品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助湿生痰化火才对。他解释,根据五行学说,苦味应夏,夏天心火易亢,可用苦味泻降心火,同时苦亦可燥湿健脾运化,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称的苦瓜,能调和五味,醒脑提神。绿豆粥、淮山薏米粥、苦瓜、荷叶汤、酸梅汤等在夏季都是不错的健脾化湿升阳之品。(记者 余燕红)
手阳明大肠经简称大肠经,起于食指外侧末端,经过手背沿手臂外侧上行至肩部,转向后与督脉在颈后相会。曲池排毒减压 曲池是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也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之地,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
王清海说,“劳伤心脾,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熬夜一族吃一些夜宵,也是一种挽救补偿的方式。【做法】:上述药材洗净,先用开水烫洗一遍,再注入沸水500ml,焗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生津止渴。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就要到来了。进入谷雨之后,气温快速增高,降水也明显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并且处谷类作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谷雨时节也是农忙时节。谷雨时节自然界中的阳气进一步增长,大家的生活起居也应该应天而动,夜卧早起,适度而舒缓的运动是有助于人体阳气的补充的。
眼下岭南大地正是鸟语花香的晚春时节,历年多见的潮湿梅雨、回南天似乎还没有太多光顾,倒是倦懒思眠、困顿难消、精神不振的状态困扰着不少人。起居调养: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春季应早睡早起,进行锻炼。
春天宜多食些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养肝重在早睡早起。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 日,我国民间有“寒食三日”的习俗,过寒食节的习俗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建议大家不妨多吃些甘味食物来滋补脾胃,既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也对肝气 的疏泄有帮助。
清明,一个忽而明媚暄暖,忽而阴雨清寒的节气,既是春阳升发,顺时养生的好时机,也是各种春季疾病多发时节。●升发阳气 春天阳气生发,人体阳气趋于体表,饮食上应该注意帮助阳气的生发,多吃一些辛温之品,少吃一些酸涩之品,这样有利于发散风寒,扶助阳气。
后溪穴虽然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位,但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奇经八脉交会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按摩后溪穴可疏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长期伏案者,每工作1 小时,可以把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子或椅子边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来回滚动5分钟,经常练习可以达到刺激后溪穴、缓解全身酸痛、有效防治颈椎病和腰椎病的目的。
“最近像吴先生这样的失眠患者不少,年龄集中在50岁~60岁,很多人在就诊之前都靠西药维持睡眠,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经常失眠,情绪不稳定而且怕冷的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看看是不是因为阳虚导致的失眠,及时调理,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睡眠。
春天阳气升发,肝阳、肝火、肝风也随之上升,容易激愤、暴怒,养生要注意养肝。想远离湿困,就要注意调节脾胃功能,从饮食、运动等方面注意,规律睡眠,早睡早起,少看手机,少熬夜。
几场春雨之后,草木全绿了,一派欣欣向荣、阳气升发之气。食辛甘发散之品可顺应肝气之生发,有利于调护阳气,如葱、韭菜、香菜、薄荷、豆芽、荠菜、花生、枸杞子等。功效: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解郁、镇静安神、和血养血散淤、柔肝调经的功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华教授指出,春困即为人体阳气升发不足所导致的,是一种生理状态下的生物钟的调整,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状态。刘华教授提醒大家:冬季养“藏”不当,即在冬季不能使阳气得到很好地隐藏,也是导致春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故在冬季还要注意防寒保暖。
在春天,时常会阴雨绵绵,阴寒阵阵,让人感觉四肢冰凉,此时可用桂枝、川椒煎水沐足。在春光明媚的时候,罗颂平建议,女性朋友春季应多去踏春,欣赏春花绿草,使肝气得以升发。
年前回老家探亲,走之前将厨房收拾一空,唯灶台上留了两个洋葱和两个白萝卜。吃好 春季阳气升发,气血趋表,冬季没养好,劳耗太过的人易眩晕或腰腿脚无力。不要过早穿薄、露、透服装,艾灸关元穴三里穴强壮阳气是阳虚体质朋友不错的选择。
3月5日是惊蛰节气,很多地方气候已经回暖,但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还是很大。肚脐 肚脐上有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