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被认为是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和肢体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本报记者特采访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艺鸣,请她为大家谈一谈帕金森病的来龙去脉。
命名多年 病因未明
今年是帕金森病命名201年,人们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症状有震颤、肢体僵硬、动作变慢、小步前倾等。刘艺鸣说:“患者就诊时往往会说刮胡子、刷牙变笨拙了,家庭主妇会诉说包饺子捏不好了、擀皮转不动了等。”除了这些运动症状, 患者还有抑郁、疼痛、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症状,这些非运动症状往往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期症状。很多研究聚焦在早期诊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帕金森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但是临床上40岁以下发病的患者也不少见。迄今为止,导致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基因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当然,随年龄发生的老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80岁以上发病率更高,男性多于女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更多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对多巴胺制剂的反应。常规的CT和核磁共振并不能诊断帕金森病。功能显像技术近年虽发展较快,但只能作为辅助诊断。血液学检查尚无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
症状多样 辨别诊断
刘艺鸣说,有震颤的不一定是帕金森病,没有震颤的也可能是帕金森病,因为核心症状是运动迟缓、僵硬。当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僵硬、运动迟缓时,一定仔细辨别。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多数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手指震颤动作就像数钞票的动作一样,然后这种表现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往往安静时震颤,患者拿东西活动时震颤消失。动作僵硬表现在穿衣、刷牙等动作逐渐变慢、字越写越小等,并伴有四肢肌肉僵直、疼痛、无力、沉重感。行走时下肢拖曳,走路的样子看起来很僵硬,步伐变小变慢等。帕金森病中晚期可能有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障碍或幻觉。还有部分帕金森病的患者,站起来时血压突然下降,会导致头晕现象,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昏倒。
帕金森病患者还有一些特殊症状。比如早期口水多,尤其夜间会弄湿枕头,晚期白天也不断淌口水。研究人员发现,这并不是患者的唾液分泌增加,而是自动吞咽动作减少,造成唾液在口腔内淤积过多而溢出。另外,患者尿频尿急较多,尤其是夜尿的次数增多,有时尿意是不可遏制的,加上患者本身行动缓慢,很容易导致尿湿裤子。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症状非常严重,有时服药会加重便秘,通过增加饮水量、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帕金森病患者有时会出现下肢肿胀现象,常出现在脚部,严重时会波及小腿,通常在晚间睡眠之后减轻或消失,但是白天又会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其原因是帕金森病患者缺乏活动,不能通过腿部的活动和肌肉的收缩来把静脉血液挤压到心脏,使静脉血淤积在静脉血管中,组织液外渗,引起脚部和踝关节的浮肿。刘艺鸣提示:“对于下肢肿胀症状的患者,晚上睡觉时,可将脚垫高一些,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若不能缓解,要去医院检查排除其他内科系统疾病或下肢血管性疾病。”
“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家中老人抑郁、情绪低落、动作变慢、全身无力或一侧无力,要警惕帕金森病”,刘艺鸣提示。
治疗康复 保持功能
帕金森病需要尽早发现并且治疗,这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内科治疗用药非常重要,可以推迟和预防运动并发症。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毁损性手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治疗手术),手术同样只能改善运动症状,不能根治疾病,术后仍需应用药物治疗,但可相应减少剂量,少数人甚至可停用药物。”
运动对于早期患者,还是非常重要的。齐鲁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王永慧说:“像太极拳、广场舞和探戈舞,这些协调性强的动作,都会对缓解患者肢体活动僵硬有帮助。”中晚期患者出现冻结步态、转身困难、起身困难,这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员帮助其站立、行走、转身,做一些专业康复训练。王永慧说:“像日常的节拍器训练和踏步反复刺激,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安抚和精神关爱,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以减少让肌震颤加重的诱发因素。患者家属也要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或请康复师给予规范化辅导。对于肢体僵硬者,要加强关节、肌力活动及劳作训练,尽可能保持肢体运动功能,注意防止摔跤受伤及造成肢体畸形。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家人应加强其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勤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感染等并发症。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终身维持较高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是每个人的病情进展不一样,个体差异也不同,少数患者病程进展较快,而大多数患者病程进展相对较慢,经过合理的治疗,多年后仍能保持较好的运动功能。除了少数非原发性帕金森病外,患者本身的心理状况、医疗条件和家庭关怀对延缓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患者需要保持乐观心情、坚强意志;同时,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护理,及时的医治更是不可缺少。
中年女士突然“变声”,检查竟诊断为帕金森病,而医生接诊最小患者年仅9岁。去年9月,赵女士带女儿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副主任医师李平经过仔细的鉴别诊断,确诊母女俩双双患上了帕金森。
23岁女孩熊萍(化名)一边吃减肥药,一边节食,半年内“甩肉”20斤,结果因为免疫力下降感染了肝炎。专家提醒,春季户外活动增多,女性减肥意愿也很强烈,但要当心疲劳、感冒、减肥等因素影响身体抵抗力,从而诱发其他疾病。
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健身者躲开运动误区、避免受伤,还能让健身事半功倍 笔者的邻居小夕酷爱健身,平板支撑是每天的必练项目。健身归根到底还是靠健身者自己绷紧科学运动的弦,主动了解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受伤,让健身卓有成效。
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胰腺可能是个陌生的器官,却也是咱最“得罪不起”的器官!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
12岁留守男孩晓晓(化名)半年前开始反复咳嗽、高烧,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和姑姑让晓晓吃了不少感冒药,但半年过去了,“肺炎”“感冒”总是不断复发。“一般留守儿童咳嗽‘久治不愈’,我们就要高度警惕是否呛入了异物,这样的例子很多。
2.面部锻炼:皱眉、展眉、用力睁闭眼、鼓腮、露齿、吹口哨,以上动作反复数次;面对镜子,微笑、大笑、露齿笑等。3.头颈部锻炼:头向后仰,持续约5秒,然后改为向下,下颌尽量触及胸部,持续5秒;左、右转头各5秒;下颌前伸5秒,内收5秒。
专家指出,中西医结合早期筛查、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指数。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专家认为,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不良预后。
实际上,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痛风。不论任何年龄、性别,血尿酸>420umol/L时应及时就诊,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全面评估健康状态,定期检测血尿酸指标。除了多运动、改变生活习惯外,还可从饮食入手,降低血尿酸浓度,避免痛风的发生。
给学生提供午餐似乎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4月8日《光明日报》) 有学校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家校监督,大大提高了学生午餐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但这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如今中小学生的父辈及以上年龄的人,大都经历了食物短缺时代,在“要吃饱”的时代,谈不上今天所说的食育。
建造新的体育场馆投入不菲,因而就近、就便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因地制宜盘活各种资源为群众健身所用,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对于健身产业来说,新形态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满足群众个性化的健身需求,一举多赢,让健身从此变得轻松。
网络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关爱的“缺位”。发扬亲情孝道、给予社会关爱,帮助银发低头族提高网络素养,他们的网络生活中才能有同样灿烂的夕阳红。
凉茶不要乱喝,特别是孩童,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注意!南阳一名11岁女孩就因为误饮了一杯山豆根茶,导致中毒性脑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陈淑娇告诉记者:“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状态辨识和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广泛用于检测隐疾和健康状态评估、咨询等服务。
记者 王莉兰】法国农业科学家通过对多种奶酪的成份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具消炎和提高免疫力效果的菌株,可以有效缓解并预防人体慢性炎症。为治疗癌症而采用的化疗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损伤或导致严重不适,科学家发现奶酪中的某些菌株可缓解化疗副作用。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侨报网”4月6日报道,近日,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科研团队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细菌是具有“记忆”的,能将感官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