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养生学堂 > 正文

物新感节移 养生随运气

2018-07-0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5034

  中医治病养生讲求“天人相应”之理,遵循自然规律,顺时颐养,《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最能体现“天人合一”优势特色。

  “四序相错行”“物新感节移”,又到仲夏,我国江南地区已进入梅雨时节。从运气角度看今年的气候特点:2018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全年气候寒热变化较大,雨水分布不均,夏天寒、湿会偏重。因此今年除了遵循“夜卧早起”“使志无怒”的“夏三月”养生原则外,更要结合运气特点加以调摄。

  不可贪凉以伤阳

  中医重视人体阳气的顾护,《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时至仲夏,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夏至一阴长”,阴气已悄然渐增,正如宋人张耒在《夏至》中所言“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人体出汗后,腠理疏松,更容易感受外邪侵袭,所以不可嗜食冷饮、贪凉空调,以免损耗阳气。穿衣也有讲究,宋人蒲虔贯《养生要录》指出:“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尤当注意防腰痛

  不同的运气、气候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发生,从运气角度分析,今年仲夏寒、湿偏重,容易诱发腰痛,《圣济总录》记载:“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其化太阴湿土,若湿淫于内,……腰似折”,对于有腰肌劳损、腰椎疾病者可能会加重,要注意预防。

  宋代著名医家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记载了“水气阴盛之腰痛证”,同样是在戊戌年,腰痛“服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最后采用“灸肾俞”的方法治愈,所以推荐有腰痛老毛病的人,此时可以灸肾俞穴。

  食蒜以养阳除湿

  中医提出“春夏养阳”的理论,一些地方还有夏至日吃蒜头养阳固本的民俗。大蒜,性温,味辛平,归脾、胃、肺经,清人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大蒜头还含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日常饮食可以适当吃蒜,将大蒜头剥皮,白醋浸泡24小时以上,如果血糖不高,可以放些白糖,每日3~5瓣,食后佐食生花生米3~5粒,可有效祛除口腔蒜臭味。

  跟着运气吃点“苦”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所以怎么吃是很有讲究的,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正适“三之气”(小满至大暑)时段,按照运气理论,可以吃点苦味的食物。

  吃苦首选当属苦瓜,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本草纲目》记载其“苦寒无毒,降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具有健脾开胃,清热祛暑等功效。苦瓜可以凉拌、可以清炒,也可以炒鸡蛋、炒肉片。

  杏仁,苦,微温,可宣肺,润肠通便。杏仁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P等,还可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富含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对黏膜的润滑作用,老年人尤其是便秘人群,可以每日嚼服7~8颗,也可炒药芹、百合时放上几颗。

  早餐一杯三黑饮

  这一时段还应按照“岁谷宜玄,间谷宜稷”的原则调整饮食。玄是黑色的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三黑饮”。即黑豆、黑米、黑荞麦适量,打成豆浆,早餐食用。

  黑豆,甘、平,归脾、肾经,有补血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蛋白质含量占36%,且易于消化,可以很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使人保持精力旺盛。黑米,甘、平,可开胃益中、健脾明目。黑荞麦,甘平,归肾、大肠经,具有健脾益气、开胃宽肠、消食化滞、除湿等功效,还可以降压、降糖、降脂,改善微循环,抗炎、抗血栓、保护心血管。

  此外,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气炎热,加之“暑令湿胜,必多兼感。”而湿邪重浊易困脾胃,使人易感到食欲不佳、精神困倦,由于胃口差,摄入饮食不足,而体液代谢消耗多,往往会导致血钾偏低,而出现更加疲劳,荞麦、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可有效缓解缺钾。

  荷叶豆花小米粥

  前面讲到“间谷宜稷”,稷又称黍、黄米、黄小米,其味甘、性微寒,具有健脾、安神、助睡等功效,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等。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有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扁豆花,甘淡、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之功效。荷叶,味苦涩,性平,归肝、脾、胃、心经,可清暑利湿、升发清阳,还有降脂,减肥的功效。为大家推荐一款“荷叶豆花小米粥”,用来佐食以助清暑利湿,和胃厚肠。

  具体做法:取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50克,煎水备用,黄小米两把,莲子(带芯)5~7枚,扁豆花10克,大枣5~7枚,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煲20分钟,稠、稀适合。

  “冬病夏治”要理性

  “三伏贴”,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进行的穴位敷贴疗法。其时间节点应该是“三伏天”。而“三伏天”的概念已很明确,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初伏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就2018年来说,初伏为7月17日,而且今年的中伏20天。

  “三伏贴”是基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及“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实践,其核心点就是要顺应天时节序,扶正固本,祛除病邪,反此“时序”可能适得其反,不可不慎之。(陶国水)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黄帝内经 三伏天 夏至 中医 养生原则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如何防止痛风发作?每日多饮水、排便两次

    我们常说痛风性关节炎是最痛的关节炎,发病时关节红肿热痛,不能触碰,影响行走。而对于尚未发作过痛风性关节炎,但血尿酸偏高,或偏好饮酒及进食富含嘌呤食物的朋友来说,每日饮水量1500ml,每日通畅排便1次是必须的,可以有效降低尿酸含量,防止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 养肾就是养命!这大概是最全的护肾攻略了

    中医指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会导致一系列肾虚症状。还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瑜伽等比较温和的运动,坚持练习,可以达到良好的养肾效果。

  • 掌控了情绪,就把握了命运

    “我认为,人生应该学的第一门功课就是情绪管理;如果人生只学一门课,也应该是情绪管理,而不是数理化。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对环境的敏感性:生活中,有的人会在别人婚礼上大哭,在葬礼上说笑话,经常说些不合时宜的话,做些不合时宜的事。

  • 中医的四个别名

    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

  • 《黄帝内经》强调诊病须色脉结合

    【原文】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面部出现黑色,脉象坚实而大,这是病邪积聚在小腹与前阴,这种疾病的病名叫作肾痹,多是因为冷水沐浴后睡卧,寒湿之气侵入人体所致。

  • 春季肝火旺养肝护肝正当时

    几场春雨之后,草木全绿了,一派欣欣向荣、阳气升发之气。食辛甘发散之品可顺应肝气之生发,有利于调护阳气,如葱、韭菜、香菜、薄荷、豆芽、荠菜、花生、枸杞子等。功效: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解郁、镇静安神、和血养血散淤、柔肝调经的功效。

  • 女性朋友,“春夏养阳”走起!

    在春天,时常会阴雨绵绵,阴寒阵阵,让人感觉四肢冰凉,此时可用桂枝、川椒煎水沐足。在春光明媚的时候,罗颂平建议,女性朋友春季应多去踏春,欣赏春花绿草,使肝气得以升发。

  • 乍暖还寒话“春捂” 不同人群各有侧重

    《黄帝内经》提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如果背后出汗,说明小儿穿多了,或者小儿正在运动,要减少衣服穿着;如手脚冰冷,则说明小儿穿少了。在饮食方面,春天的饮食应清淡,以吃植物的嫩芽、应时蔬菜为主,从而达到滋肝养肝、调达肝气的目的。

  • 过年吃零食 要认清这些含盐大户

    导语:过年过节,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零嘴,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吃起来并不觉得咸,其实含盐量很高的零食  随着我们国家高血压人群的不断壮大,控盐成为了大家普遍的常识。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吃盐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四位名人的养生秘籍

    当今养生的方法方式很多,其实一些长寿老人各有各的养生观。老伴 夫妇若要“白头到老”,应“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如此“和顺”相处,肝气通达、脾胃健运、心情舒畅、互敬互爱、必能增寿健身。

  • 《黄帝内经》北斗七星知识及其意义

    在我国古人的眼里,北斗星是与太阳、月亮同样重要的天体,同样与人类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 也必然成为《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元素。 以北斗星的天象配合天干地支等符号运用,不仅纪历方便,更可表明天体运行、季节递嬗、气候变化、地理方位,以及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呼应,为推论宇宙现象的根本逻辑。

  • 秋冬季吃芡实 补中益气,益寿延龄

    宋代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同时又是美食家兼食疗专家,著有养生专著《东坡养生篇》等书。苏东坡研究的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常取刚煮的芡实,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

  • 老年人吃饭要注意啥?软、淡、暖……

    老年人体弱,因此在饮食方面更应该多加注意,均衡营养是主要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梁健宁表示,对于每天都吃饭这件事,老年人如果做到以下几点,更有助于健康——  要软。

  • 长寿无疾六个原则:睡得香心态好 多活动大便畅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规律是生、长、壮、老、已,没有病字,也没有死字。“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舒服的症状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非药物疗法分会常务副会长 买文军)

  • 跟着运气 管理健康

    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3%。填精补虚,改变生活、工作习惯,把养生与健康管理结合起来是当下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健康防护措施。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