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体报道,26岁的产妇小晨(化名)在宫口开到2指时,因无法忍受疼痛,要求采用无痛分娩,但她的丈夫拒绝在无痛分娩同意书上签字,认为“打麻药对小孩儿会有影响,对大人也不好”。尽管医生反复解释无痛分娩的麻药浓度不会对大人和胎儿产生影响,但小晨的丈夫依然态度坚决。
类似的新闻还有不少。榆林产妇因难以忍受分娩疼痛情绪失控而跳楼的事件一度戳中社会痛点,也引发网友质疑:“产妇为何不能自主决定分娩方式,为什么不能自己签字?”
产妇有选择无痛分娩的自主权
“麻醉师一定要等丈夫签完字才给我打麻药,我疼得不行说自己签,但医生不让。”“无痛分娩签字是我老公签的,打完麻药没多久,就感觉有点力气了,虽然有宫缩,但影响不大。”……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了10余名接受过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方式的妈妈,她们均在生产前听说过麻醉分娩镇痛会导致产妇腰疼、延长产程等副作用,但在生产过程中因太疼都选择了麻醉镇痛。除了一位妈妈因体质原因出现了延长产程的情况,其他妈妈均未发现有后遗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妈妈们都表示,医院实施无痛分娩,均需家属签字。
产妇可以自己签字吗?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北省妇联兼职副主席谢文敏表示,根据民法总则第18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第130条“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产妇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有自主行使无痛分娩签字的权利。即使其家属不同意,医院也应尊重产妇的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祁建建指出,在法律上,无痛分娩的决定权是产妇个人的权利,意识清醒的产妇对无痛分娩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医务人员、家属对于产妇的决定应给予充分尊重,对于在医学上符合镇痛条件的产妇,应给予相关镇痛服务。
“产妇的选择权和签字权应该掌握在产妇自己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生育方面,更应该体现出对产妇个体的尊重,以及对产妇健康权、生命权的维护。”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胡晓江说。
医院为何需要家属签字?
记者采访发现,家属拒绝无痛分娩签字的主要原因有,对无痛分娩,尤其对打麻药分娩镇痛这一方式了解不够,担心会对胎儿有副作用。同时,无痛分娩的费用相对较高,不少家属认为没有必要花冤枉钱。
“现在一些医院非要家属签字,主要是怕如果出现意外,会出现医疗纠纷。”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钱慧云告诉记者,医院需要家属签字同意是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当产妇请求无痛分娩,而家属拒绝签字时,医院该听谁的?钱慧云说,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5条的规定,在患者本人意识清醒,能够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下,只要患者本人同意,院方就可以实施手术。“根据我国法学理论及相关法律,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上位法优先。侵权责任法是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位阶属于法律,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属于国务院制定颁布,位阶属于行政法规。法律效应高于行政法规,因此,应当首先适用侵权责任法,患者本人意见是第一位的。”
谢文敏指出,产妇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如情况紧急,必须实施无痛分娩或者手术,但产妇家属不配合拒不签字,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6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同时,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0条,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时,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医疗机构应从产妇及胎儿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真正尽到救死扶伤的责任。
钱慧云指出,在生命权面前,医生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挽救生命,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不是想着如何规避责任和风险。为了更好地保障产妇的权益,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当行政法规和法律发生冲突时,要以法律为主,遵循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同时,法律上要进一步明确并扩大手术签字人员的范围,产妇本人可以独立行使签字权,在孕妇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不仅局限于产妇丈夫,产妇其他近亲属或关系人也可以签字。
“在现实生活中,医院为了可操作性和规避风险,常常要求产妇委托家属签字同意。为此应该在制度建设上更多考虑产妇意愿,使医院操作更加灵活,既保护医生权益也保护患者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说。
与时俱进也要量力而行
虽然产妇有独立自主选择无痛分娩的权利,但必须都要选择和实行吗?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芦莉指出,产妇在清醒的状态下有自主选择权。同时,产妇在疼痛和紧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做出冲动的决定,因此家属可以帮助参考。但最终决定应根据产妇的个人意愿及医生的意见来综合判断,选择最安全、最适合产妇本人的分娩方式,不一定都要通过打麻药的镇痛方式。
“我赞同推广无痛分娩,但也需要量力而行。”杨舸指出,当前我国生育医疗资源的供给依然紧张,特别是生育政策放开以后,建档难、挂号难现象普遍存在。无痛分娩可能拉长产程,占用更多医疗资源。只能在医疗供给相对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另外,推广无痛分娩也是一个契机,引导医疗服务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无痛分娩率在一些国家高达90%以上,但在我国还不到10%。免于分娩疼痛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伤害,是产妇的基本需求。要满足这一基本需求,涉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及观念更新等各方面的保障,并非轻而易举。”祁建建指出,在经济能力方面,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拒绝支付相关费用,导致符合镇痛条件的产妇无法获得相关服务的,可以构成对产妇的家庭暴力;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无力支付相关费用的,可以考虑由政府或者政府支持的社会组织提供援助。进一步而言,将来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考虑将无痛分娩纳入医疗保险范畴,由政府承担无痛分娩费用。
专家认为,只要具备顺产条件而且无麻醉禁忌,大多数产妇都适合无痛分娩。在广医三院助产士门诊,曾有一对夫妻前来咨询,在得知“无痛分娩”需要麻醉时面露难色。除了无痛分娩,自然分娩过程中还可借助其他非药物镇痛方式,比如通过导乐分娩,或利用分娩镇痛仪,又或借助分娩球等。
近期有新闻爆出,一名产妇入产房待产,痛得死去活来,实在忍不下去了,提出要无痛分娩,丈夫却坚决拒绝在无痛分娩同意书上签字。祁建建分析,产妇自主决定分娩镇痛服务,免于分娩疼痛及由此引发的恐惧,事关产妇个人的健康权、生命权,是妇女的基本人权,其法律渊源来自宪法和民法总则。
为了应对这种疼痛,让产妇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生产,很多医院推出了无痛分娩(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无论麻醉医生如何解释无痛分娩的麻药浓度不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影响,这个丈夫的态度依旧坚决。
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6岁的小辰(化名)已进入产房待产,宫口才开了2指,小辰就痛得忍不下去了,提出要无痛分娩。无痛分娩须在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认真检查后才能知道是否可以,估计可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可以实施无痛分娩。
上周迎来了国际劳动妇女节,不少医院将无痛分娩作为宣传主题。而一项麻醉课题研究组在全国46个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国内目前无痛分娩的使用率仅为10%左右。” 无痛分娩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但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使用率却很低。
自然分娩有不少好处,但最让孕产妇难以忍受的是分娩时的疼痛。因此在产前,很多产妇都会考虑选择无痛分娩。无痛分娩听起来很不错,但是不是真的“无痛”呢?
分娩活跃期超过一半的初产妇达到重度疼痛标准,接近最高级别的10分。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越来越多的孕妇怕疼。
高龄产妇集中生育的同时,也传递出了不太乐观的信号:危重症产妇数量出现了明显上升,其中二孩产妇占近半数比例。
@产科医生姚剑峰:女性在孕期或多或少都会体重上升,如果没有管控好嘴巴,很可能会胖两圈。通常,哺乳期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健康饮食,少吃高油、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注意蔬菜的合理配比,循序渐进地改善饮食,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母乳就像是联系母亲与婴儿的一条纽带,为母亲的气血所化。甘甜的乳汁是上天的馈赠,带着母亲的营养和情感,滋润着每一个宝宝的身体。要想乳汁分泌旺盛并营养成分优良,产妇的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也要相对增加,要科学合理的摄入营养。
5月21日上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院长办公室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并举着两面锦旗,一面锦旗上书“态度和蔼可亲,医术胜似华佗”,另一面锦旗上书“精湛技术保障,撑起生命摇篮”,来者紧紧握住院长李凤启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她建议产后补充营养要保护产妇的脾胃,多食用养气补血、疏肝通乳的食物,还应结合宝宝的大便性质调整饮食。3.要考虑催乳、哺乳的需要,选择能养血增乳、疏肝通乳的食物,并要根据产妇乳汁的分泌情况,在哺乳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家人对产妇的精神关怀十分重要,多给一点关心、爱护,鼓励她们增加自信心,对于预防产后抑郁具有积极意义。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改善产妇的抑郁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进行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比如用舍曲林或帕罗西汀。
所谓“月子要穿厚衣服,不能吹风,不能洗澡、刷牙”等老观念不但不能帮助产妇恢复身体,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反倒危害产妇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按老话说,月子里刷牙“会使牙齿松动”,其实毫无科学依据,实际上牙齿松动是由于孕期和哺乳期缺钙导致。
适量吃肉蛋,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一般来说,产妇每天的饮食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25克蛋白质,大约是50克牛肉、50克鱼肉和1个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可以增进食欲,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妇不可缺少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