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疾病防控 > 正文

警惕“坐”出来的疾病 如何坐才算“坐对”?

2018-02-23  来源:中国医药报

5034

  健康美好的人生,是“走”出来而非“坐”出来的。人类的日常活动量随着文明和进步而下滑,低头和久坐,更是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写照。除了睡觉的8小时(甚至更少)躺着,其余的16小时几乎都在“坐”,而且是不正确的坐姿。

  即使在健康意识提升的今天,大多数人依然忽略了“坐”的隐秘杀伤力,充其量将其与“肥胖”及“腰酸背痛”挂钩,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健康风险。

  变胖变懒惹病上身

  科技时代颠覆人们的生活形态,从劳作模式进入久坐模式,各种疾病也接踵而来。长时间久坐会让一个人变胖、变懒,继而导致身体上的疼痛,尤其背部疼痛,久而久之会蔓延至颈部、背部和腰部脊椎。此外也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并且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抑郁。

  不健康的久坐生活模式也会延续到孩子身上,形成恶性循环。调查显示,美国有30%的肥胖儿童的缺课时间,比平均缺课时间多出2天,考试分数较低,每年医药费开销平均达2741美元,额外病假平均至少1个星期,寿命较短。

  大部分人不论是开车、上学或上班还是吃饭,都在坐,在家时则坐着看电视、上网或看手机等等,除了睡眠,2/3时间都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而且坐姿不正确,除了引发身体疼痛,也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的潜在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个人每天必须有至少30分钟的活动量,一个星期运动5次,但超过60%的人没有达到标准。

  做运动也得常活动

  一个人只要每天或每个星期固定运动,就能改善久坐成病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下面是一些正确的认识。

  1.运动确实有助于健康,但若是长时间久坐,即使每个星期打球、健身一两次,效果也不大。人体需要的是全天候的“活动”,不同于“运动”。

  2.全天候“活动”的最基本标准是,每坐30分钟就要起身活动一次,比如去厕所、伸懒腰、活动筋骨,这些简单的小动作,都是必要且正确的“活动”,可确保血液循环。

  3.不一定非要进行激烈的有氧运动或正式(全副武装)去跑步、踩单车、游泳等,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

  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模式,往往是一坐就是几小时,尤其是城市职场生活占据每天中8~10个小时甚至更多,即使每天做了运动,却不代表有足够的“活动”量。

  有一种情况是“being active”,指的是虽然没有刻意去做运动,但尽量在日常生活中“活动”的人,比如将车子停放在远处,步行至购物商场。简单来说,就是尽量活动,持续活动。

  步行是目前所知最好的日常活动,虽然没有规定必须走多远多久,但对于每天以坐为主的人来说,多走走总有好处。

  如何“坐对”

  究竟如何坐才算“坐对”?

  在讲求正确坐姿之前,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椅子”——能够上下调整高度和前后活动的座椅和椅背、有轮能移动、有扶手能让手臂平放和休息。

  人的高度和身材不同,所以需要一张能够调整适合自己高度的椅子,活动椅背则帮助背部得到休息和舒缓的正确角度,尽量不用不能移动和调整的椅子,长时间僵直坐着,身体必然酸痛。

  所谓正确的坐姿则非常复杂,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最适合和舒服的坐姿,但最重要的是必须“好好坐”。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现代人,往往是驼背式的前倾坐姿,久而久之背部肌肉疲劳,背痛和脊椎变形等问题接踵而至。

  一般来讲,坐着时,踝关节尽量保持90度,并且平放在地,其他许多细节还包括视线和电脑荧屏的距离、荧屏和键盘的摆放位置和角度,使用键盘的手势等,这些因素都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相关链接

  ●2010年《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则进一步指出,每天坐6小时的不活跃女性,和每天平均只坐3个小时的活跃女性相比,超过94%有早衰迹象。不活跃男性和活跃男性相比,这一数字则是48%。

  ●《运动医药杂志》于2010年刊登的文章也提醒人们,久坐会增加罹患慢性及致命疾病的风险;澳洲昆士兰大学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即使一个人的运动量达到指南标准,也不足以化解每天久坐所造成的影响。

  ●英国切斯特大学研究指出,久坐会导致关节损伤,继而引发炎症、慢性疼痛等疾病。(王小梅)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疾病 坐 坐对 坐姿 糖尿病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胡吃海喝! 34岁男子得了胰腺炎

    过年过节免不了暴饮暴食,亲朋好友饮酒助兴,随之而来的病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最为凶险的疾病莫过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17%左右,而70%~8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酗酒和暴饮暴食,胆道基础疾病引起。由于重症胰腺炎起病急,治疗费用较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发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 河南省卫计委公布城镇居民疾病最新统计结果

    你知道夺走河南85%的人性命的疾病是什么吗?谁又是头号杀手呢?答案就在昨日召开的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

  • 被忽略的致命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个平日里健健康康的年轻姑娘,因为崴了脚,几天之内便陷入昏迷,12天就离开了人世。除了血栓易发因素本身的预防,还要重视身体机能的状态,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就可以及时发现或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 担心不安全、接种率超低 公众对流感疫苗认知存误区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或是因为今年的流感疫苗“押错题”“脱靶”而遭到公众质疑,另外,大家对疫苗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尽管目前公众对于接种流感疫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但冯录召却很乐观,我们会继续加强流感疫苗接种方面的宣传教育。

  • 宝宝肚大不都是“婴儿肥” 当心暗藏肿瘤

    很多家长觉得刚出生的小宝宝小肚子圆溜溜的,是“婴儿肥”,很难会将之与肿瘤联系在一起。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徐延波表示,这些患腹部肿瘤的宝宝来看病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简单易治的疾病初期阶段。

  • 抑郁症会影响心脏健康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对心脏的危害与肥胖、高血压一样。这项近10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因心脏病而死亡的病患中,因抑郁症而导致心脏问题的占15%。研究结果显示,其中15%的死亡是由抑郁症所导致,而高血压和吸烟导致心脏相关疾病死亡的概率分别是8.4%和21.4%。

  •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样真的好吗

    导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健身格言,不少喜欢运动的人们更是将之奉为圭璋。2.寒冷刺激还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物质增加,影响神经内分泌和血液循环系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 大数据显示: 偏头痛是心脏疾病的前兆信号之一

    一项历经19年涉及50多万人的调查表明,心脏病、中风、血栓和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都与偏头痛有关,故偏头痛可能是心脏问题的前兆。丹麦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995年至2013年期间心脏疾病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中,超过5.1万人患有偏头痛,超过51万人没有头疼症状。

  • 坚果不是人人都能吃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丁 霞)虽然坚果是好东西,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放心吃。坚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和油脂,有“滑肠”作用,腹泻患者禁食,而且肝胆功能不良者也应慎食含高脂肪的坚果。

  • 美国研究:牙龈疾病不容小觑 延误治疗或致癌

    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引述一项医学研究称,严重的牙龈疾病患者患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将会增加。当研究人员进行具体分析时又发现,严重牙周炎患者患肺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两倍,患结肠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80%。

  • 研究称一天吸一支烟都可能带来致命风险

    记者 朱佩】《英国医学杂志》日前刊登研究文章称,每天哪怕只吸一支烟也会暗中带来致命风险。专家研究称,即使只是中度吸烟也会导致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并增加中风风险。

  • 感冒会要命吗?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简称,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常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 低温雨雪天气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和心脑血管意外

    昨日,长沙市疾控中心发布低温雨雪天气健康提醒,提醒市民注意防寒保暖,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户外出行穿戴足够的防寒衣物,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和心脑血管意外。

  • 方城警方顶风冒雪救助一名突发疾病的群众

    2018年1月25日上午8时许,方城县公安局拐河派出所接群众电话报警称方城县拐河镇镇区西边方庄大桥上一名三十多岁男子躺在路边,疑似死亡。

  • “三坐”人群如何预防筋膜炎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发生于皮下、肌筋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预防筋膜炎,一要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二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三要在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