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中医堂馆 > 正文

好脾胃养出好咽喉

2018-09-06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5034

  强调“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及“为医者要有善辨思智与慈悲情怀”;坚持“学术求实”反对“标新立异”;中医传承首先要树立中医思维,倡导开展“无利益师带徒”促进中医人才培养多元化。

  嗓子不舒服,我们常会泡点胖大海、金银花茶喝,或者是在药店买点润喉糖吃。这个方法有效,但仅限于急性咽喉炎。比如因吃辛辣食物,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嗓子疼,临床上就称为急性咽炎。

  而长期嗓子不舒服,检查又没异常病变的情况通常是慢性咽炎,这种患者遇到外界刺激时,往往会症状加重,嗓子会出现刺激瘙痒感,也会经常发干,有时还会有异物感,此时如果再用胖大海、金银花等以清热解毒为主的苦寒药物,就不合适了,往往还会伤及脾胃,甚至加重咽喉的不适。

  从中医理论上看,咽属胃系,脾与胃互为表里,寒凉攻伐太过,而碍脾胃,或饮食不节,思虑劳累过度,伤脾胃,都会导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咽失温养,从而出现咽部的不适。

  有位女作家,几年前找我看病,通过问诊,我得知她经常熬夜写作,平时专注起来也常常忘记了吃饭。饮食不规律,长此以往脾气就会虚弱,脾的升降功能受到影响,加上思虑过度,“脾虚及肝”又影响了肝的疏泄,造成肝郁气滞,于是会出现嗓子发堵症状。《金匮要略》中说“妇人咽中如有炙銮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其中炙銮是指烤肉,意思就是说嗓子里像含着一块烤肉一样,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形容的就是她这种情况。

  我给她开了中药调理外,还建议她平时可以用合欢花、玫瑰花、厚朴花,泡点三花茶喝。这三种花药性平和舒缓都不寒凉,大多数此类病人也都可以做为居家调理的茶饮长期服用。

  玫瑰花可以疏肝解郁;厚朴花有宽中理气的作用;合欢花除了有理气的作用,还有安神的效果,三花合用使得她平稳地度过焦虑状态,所以调理效果还不错。

  许多慢性咽炎患者,不少与思虑过重有关系,除了就医外,我常建议大家放松心情。我们常说健康两字,什么是健康?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放空心思。听说季羡林老先生的养生之道是,一常锻炼,二不挑食,三不嘀咕。前两条暂且不论,仅这第三条,“不嘀咕”如果做到了我们的病情也就能缓解一大半了。这与中医“病从心生”观点不谋而合。

  人体乃一综合全息的体系,见微知著,大患往往从细节中首先显露出来。我常告诫自己要“以患为师”,即看病不要只盯着病人的“病”,还要注重患病的“人”,就是指上至自然变化,四季更迭,中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下至人的体质、性情、好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将体现在患者身上,在诊病时都要考虑到,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审病求因的治疗理念。

  在咽部疾病治疗中,注重局部与脏腑的关系辨证施治,以固本治标,标本兼顾,也是中医的思维特点。比如,在五行里,脾属土,肺属金,脾和肺是相生的关系,如果脾土受了损伤,也会影响到肺的功能。这叫“母病及子”,也就是说母亲有了病,影响到了孩子。临床上,我常用的脾肺同调的方子是,甘草6克,百合6克,陈皮6克。在火上煮15分钟左右,放保温杯里随喝随续。陈皮有理气宽中、止咳祛痰作用;百合滋阴养阴、清肺;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能力。这三味药,不寒不热,也不燥,也可以代茶饮。

  常有人问我,咽炎的治疗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实际上,中、西两种医学是互补关系,无所谓哪一个更好,在疾病某一个阶段,哪一种方式更有优势,就应采用哪一种治疗方式。

  而医者不问中西。学习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为中医所用才是正道,中医、西医本应殊途同归。两者一为“道”一为“术”,现代中医既要领悟“道”,也要掌握“术”。所以在继承中医专科特色技术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有一个简单、普适性的贴法,在这里可以推荐给大家:准备炒好的莱菔子、苏子各10克,生姜10~15克。先把莱菔子、苏子打成细粉。再将生姜切碎,捣烂成姜泥,然后把姜泥与药粉用白醋搅拌均匀,涂抹到敷贴(药店可买到)的凹槽处,贴到天突穴(胸骨的上边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即可。

  这个方法源自明代的一个传统的方子,叫三子养亲汤,只是此处,我们把白芥子换成了生姜。这是因为白芥子作为外用药物可能会对皮肤有一些刺激,而生姜不仅安全无刺激,它的辛散作用还能将莱菔子、苏子的药效更好地渗透进去。每次贴两个小时,每天贴一次,连着贴三天,应该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了。为证明这个药有没有效果,我们还做过个实验,把用药的作为一组病人,又把外观与药物差不多的“安慰剂”作为一组病人。每组100个病人,随机地进行贴敷,最后证明用药组是有效果的,所以沿用至今,并推广到北京地区普遍推广。

  相关阅读:治咽炎的院内制剂

  利咽合剂(口服液):利咽合剂为南京市中医医院的镇院之宝,有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的功效,用于慢性咽炎。临床除成人外,也应用于小儿。

  铁笛润喉丸(蜜丸):“铁笛润喉丸”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依古方,采用桔梗、麦冬、诃子、青果、木蝴蝶、玄参、茯苓、儿茶、甘草等13种药物制成的蜜丸,用温水冲服即可。

  靖咽丸(蜜丸):靖咽丸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配制的院内制剂,成分为天冬、薄荷、金莲花、陈皮、桔梗、甘草。清咽、润咽,适用于以下症状:咽喉微疼,微痒,咽燥,声音不扬,咽中少痰而黏稠,不易咯出,吞咽不顺,有异物感,咽黏膜暗红。

  喉特灵、喉可安(含片):喉特灵、喉可安均为广东省中医院特色院内制剂,是当地及南洋一带有名的急慢性咽喉炎小灵药。喉特灵主要成分为甘草、防风、桔梗等。其作用为消炎解毒、化痰止咳、清咽润喉、生津止渴,用于急慢性咽炎。喉可安的主要成分为青梅胚、甘草、桔梗、南星、法夏、防风、白芷等,也叫话梅药。功能为消炎解毒,化痰止咳,清咽润喉,生津止渴、驱风镇吐,同样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莱菔子 厚朴花 急慢性咽喉炎 白芥子 中医思维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紫苏药食两用有些什么讲究

    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 沈绍功治疗中风病经验

    方药:经验方祛痰平肝汤加味: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草决明30克,珍珠母30克,白菊花10克,川牛膝10克,天麻10克,丹参30克,葛根10克,鸡血藤10克,地龙10克,海藻10克,生牡蛎30克,生龙骨30克。

  • 对付生理性口臭 试试中药茶

    中医认为,体质强壮、神清气爽、口舌生香是人体正常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之则会出现口臭等病理表现。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胃火口臭者,症见口舌生疮、牙痛、小便黄等。

  • 虚不受补 服三子养亲汤

    虚不受补指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的状况。想要改善,可应用名方“三子养亲汤”,现在药店里有成药,它的组成是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其中,苏子是降气的,莱菔子是下气祛痰的,白芥子是促痰排出的,三者都是温性,合用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

  • 告别口臭 中医推荐这几道茶

    【操作】将上述茶料洗净,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约2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方法】将绵茵陈用水洗干净后,放入布袋,将上述茶料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 光吃不长根在“胃强脾弱”

    有些孩子光吃不长肉,光吃不长个儿,他们往往个子低、身体瘦、活力不足、声音不响亮、大便发干或发稀、肌肉不瓷实、头发黄或稀少、面色黄等。周正指出,胃强脾弱,胃不是真的强,只是脾弱比较明显而已。

  • “药食两用品”如何安全食用?

    如有的“药食两用品”性温热,主要用于虚寒患者,所以应忌食寒凉性食品;有的性寒凉,故食用时不宜再进食大热性食品等。药膳与保健食品主要用于滋补强身与辅助治疗,患有较严重的疾病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 中药配伍有“七情”

    在中医药萌芽时期,中药一般只用单味,后来随着中药品种的日趋增多和历代医家对药性、疾病的逐步深入了解,出现了多种中药配合使用的情况,后来逐步形成了配伍用药的规律。相杀 是相畏的深入,指一种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金钱草杀雷公藤毒,绿豆杀巴豆毒。

  • 三伏天灸儿童贴敷 注意及时查看皮肤

    除了成年人之外,儿童也可以贴敷,儿童贴敷的时间要比成人短,而且贴敷后应该特别关注贴敷部位的皮肤反应。至于饮食禁忌,石艳红表示,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

  • 如何给宝宝贴三伏贴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至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外治法的开展,在三伏天熏涂、贴敷治疗疾病得到了应用。年幼、久病、体弱、消瘦、过敏体质的孩子贴敷时间要谨遵医嘱,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 又到伏灸养生时 大人小孩有不同

    具体来说,岭南传统天灸疗法适应症包括:  肺系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虚人感冒等;今年省中医还专门设立了岭南传统三伏天灸—睡眠障碍、精神压抑贴药专区。

  • 为什么说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

    三伏灸是将中国传统农历节气、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最早见于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著作,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最佳温阳时机、温阳药物、温阳穴位三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祛除邪气,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 “握药”能治哪些病

    中医认为,手掌是诸多经脉交会、穴位聚集的部位,手心也是最易吸收药物的部位之一。施药前用热水洗手,取药丸握于掌心,可用手指轮流缓慢按压贴药部位20~30分钟,一般以手汗微出为度。

  • 虚不受补 服三子养亲汤

    虚不受补指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的状况。想要改善,可应用名方“三子养亲汤”,现在药店里有成药,它的组成是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其中,苏子是降气的,莱菔子是下气祛痰的,白芥子是促痰排出的,三者都是温性,合用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

  • 大寒养生着眼于藏

    大寒天气寒冷到了极点,人体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时候,所以大寒养生着重于藏,此时应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还需要适当饮食进补。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