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早晨起床时突然晕倒急诊入院,检查发现其血压值高达170/90mmHg,医生初步判定是由高血压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经沟通,老人血压高已有两年多,因为岁数大了,认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平时也没什么症状,所以一直没当回事,之后医生又为老人做了系列检查,所幸无大碍。
不少人误以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高是自然衰老的结果,事实并非如此。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轻人相同,血压值持续高于140/90mmHg,都应认真对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误区1 没症状,不用吃药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
误区2 血压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难以根治。研究表明,停药后极易造成血压反弹,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所以,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可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损伤。
误区3 降压药有依赖性
很多人认为降压药有依赖性,这是不正确的。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临床上,针对一些因工作紧张、身体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导致的血压升高,也会采用服药治疗,并可依据情况随时停药。但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血压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就不能随意停药了,停药后血压会重新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按时吃药来控制血压。虽然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4 开始不能用“好药”
降压药非抗菌药,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可平稳降压的药物。短效降压药物通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期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哪个适合自己,就选哪个。
误区5 血压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一般情况下,血压是缓慢升高的,所以降压过程也要平稳,除了高血压急症外,不可快速大幅度降压,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发生。一般来说,降压的原则是缓慢、平稳、持久和适度。
误区6 用自测血压判断高血压
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测量血压高,就以为自己患上了高血压症,回家自己量反而正常了,这就是“白大衣式高血压”,因见到医生紧张而引起。其实,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不能以在门诊或家里偶尔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正确做法是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均高于140/90mmHg,才判断为高血压。提倡家庭自测血压,但自测血压也不要过于频繁,这样会加重焦虑情绪,反而容易使血压不稳定。
误区7 频繁更换药物
选择一组适当、理想的降压药物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观察和验证。只要能保持血压稳定不波动,且没有明显副作用,就应坚持服用。
误区8 跟着别人经验擅自用药
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有很多分型,每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基础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经验,跟风吃药很容易产生用药安全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根据处方用药。
误区9 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很多老年人迷信广告宣传,认为保健品也能降压,吃药跟着广告走。而实际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盲目使用只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误区10 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需要静脉点滴用药外,一般的高血压应选择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治疗,不需要输液。
误区11 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导致脑血栓。
误区12 不用定期到医院检查
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药物是否产生副作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或药量是否相对不足。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首位危险因素,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1型或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不同于通常所认知的1型或2型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才出现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对于有些人来说,心脏“减肥”非常重要。心脏也会变胖,即左心室肥厚,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尤其要注意会慢慢变胖的左心室。
双节期间,当人们外出旅游领略美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在这里却上演着一场紧急救援。事情还要从10月7日的一通电话说起。
8日是第20个全国高血压日,专家提醒,高血压低龄化趋势明显,18岁就患病的不在少数,青年人需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警惕高血压。
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攀升,且低龄化趋势明显。
《洛杉矶时报》介绍了一个降血压的好方法就是森林浴。所谓森林浴,就是在森林中漫步,要求安静,鼓励不使用手机。
压力过大,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
不同血压计测出的结果差异不小。市面上的电子血压计到底准不准,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清晨血压控制不好,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在治疗高血压时,除了需控制平均血压,更应注意控制晨起的血压“过高峰”。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对于年龄在40岁或者略大一些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并不怎么关心高血压。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对于年轻的美国成年男性来说,情况尤其如此。
如果患者午后经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那么就应当及时地去医院检测一下血压,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高血压。
在年度体检中被确诊为血压不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人数或日益增多。目前,患有高血压的儿童和青少年比例预计在3.5%左右。
清晨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情况,为了顺利度过,专家提出了六大注意事项。
“根据今年我市出台的惠民政策,早中期孕妇和新生儿可以免费进行五项筛查,大家看下资料,根据孕周要求及时来医院进行检查。截至11月3日,全市免费产前超声筛查11051例,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15325例;免费新生儿“两病”筛查28047例,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3138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