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的逐渐展开,过去的六巨头面临着其他进入者的竞争越来越大。
7月9日,华润三九在回应投资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以来,部分省份相继放开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试点企业,且部分政策向本地企业倾斜,导致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部分市场还是受到影响,例如浙江、江西省份份额有所下降。但部分区域放开后向好,如四川、安徽市场份额有所扩大。其他试点区域如广东,随着当地试点企业产能提高、产品上市,逐渐会有竞争加剧的可能性。
对此,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内部竞争已经加剧了,多地区政府都在鼓励本省企业做中药配方颗粒。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中药配方颗粒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按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提取物,与适当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颗粒剂产品。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药配方颗粒在欧美、尤其是日本等国家运用十分广泛。
“患者只需要根据医生处方将不同的颗粒倒在一起,热水冲开,即可服用。”一位行业人士介绍,相比之下,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要比中药饮片贵。
上世纪90年代,国家着手中药配方颗粒的科研和开发,批准了天江药业、华润三九、北京康仁堂、培力(南宁)药业、一方制药、四川新绿色药业这6家企业作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
史立臣介绍,国家批准的这六家企业,希望是设立统一的标准,从而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配方颗粒相比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成分可控、便携、易于储存等优点,对中药饮片将产生部分替代。”上述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述6家企业也成为资本追逐的标的。
例如,红日药业通过收购获得了北京康仁堂的全部股权。2015年,国药集团旗下中药上市平台——中国中药宣布以83.46亿元收购天江药业87.5%的股权,而天江药业在此之前已经将一方制药纳入旗下。通过此次收购,中国中药成为行业不可撼动的龙头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三月份,中国平安以26.7亿港元的价格成为中国中药的第二大股东。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平安看中的也是中国中药旗下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也成为相关上市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者。红日药业2017年年报显示,目前,北京康仁堂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超过500种,基本涵盖了中医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所有品种。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的销售金额为17.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51.95%;中国中药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天江药业实现营业额约55亿元,同比增长26.2%,占公司总营业额的66%。华润三九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配方颗粒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
据Frost &Sullivan预测,配方颗粒的销售额未来四年有望达到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0年将达到约440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下,越来越多的省份相继放开试点,包括康美药业、神威药业、上海凯宝、康恩贝、香雪制药等在内的企业都在该领域布局。
神威药业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于2013年,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并批准开始进行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同年,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文,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神威药业进行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4年1月24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神威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可在合作开展临床研究的县级以上医院研究使用。目前神威药业拥有中药配方颗粒品种703个。2017年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实现收入1.32亿元。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属于中药新型产业,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积极拓建产能,巩固市场地位。此外,多家上市药企也已开始布局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线,预计政策全面放开的同时,多重因素影响下,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竞争将日益激烈,但是随着参与者增多,行业门槛会提升,只有疗效有保障、研发能力突出、质量管理严格、技术先进、产能充沛、在整个中药行业全产业链掌控能力好的企业才有望从竞争中胜出。”神威药业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国内统一标准尚未确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市场前景比较广泛,但行业仍面临着标准不统一的发展难题。
一家从事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企业向记者介绍,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标准科研工作的研究机构、生产企业均可按要求向国家药典委员会单独或联合提供研究数据及药品标准,国家药典委员会成为标准确定机构。在此之前,不同试点企业受自身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研发投入等制约,致使不同企业、不同工艺、不同标准。“标准难以统一,最终也将会导致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疗效无法保障”。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医生和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信心。”史立臣表示,从整体来看,这会影响该行业的发展。
据红日药业介绍,配方颗粒业务在行业放开所带来的竞争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下,进行了深度调整和布局。其中,针对药典委《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技术要求》,公司正积极参与配方颗粒国家质量标准的撰写与制定,并已完成部分品种。
中国中药介绍,公司已经完成100多个中药材标准汤剂的研究,56个待申报的配方颗粒行业标准。“公司大力投入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的制定符合国家对该行业的定位和发展规划,为本集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地医保态度不同
在中药配方颗粒被给予发展厚望时,各地的医保政策却不尽相同。
7月9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基层中医门诊常见病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其中针对医保支付提出:各地根据所列基层中医门诊常见病建议处方和单帖医保支付参考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病种医保支付标准,将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建议处方范围内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使用传统中药饮片的,按原政策执行。此番通知于2018年8月1日起正式执行。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北京、云南等地已经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
不过,黑龙江和福建则对中药配方颗粒进医保说“不”。
1月27日,黑龙江省人社厅发布“关于《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中药饮片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中药饮片为普通的中药饮片,不包含中药免煎饮片、配方颗粒、破壁饮片等。2017年9月7日,福建公布第一批医保补充目录时也提到了:中药配方颗粒医保基金不再支付。
“中药配方颗粒是否进医保取决于地方监管部门对其态度。有的将其列为辅助治疗,因此不列入报销范围。”史立臣向记者表示。
近日,浉河区食药监局“四个重点”开展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为了确保医院中药饮片采购工作能“依法依规,规范流程,公开透明”,3月26日下午,商丘市中医院召开了2018年中药饮片采购评审会,医院中医药部分专家参会。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称,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传统中药制剂”包括由中药饮片经粉碎或仅经水或油提取制成的固体(丸剂、散剂、丹剂、锭剂等)、半固体(膏滋、膏药等)和液体(汤剂等)传统剂型;由中药饮片经水提取制成的颗粒剂以及由中药饮片经粉碎后制成的胶囊剂;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酊剂。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公告曝光了17批次不合格药品,全部为中药饮片。近年来,中药饮片成为不合格药品榜单“常客”,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曝光率高的原因与严查有关;另一方面,新版《药典》大幅提高了中药原材料准入门槛。
【环球网综合报道】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通告显示,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亳州金芍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生产的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4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安徽易元堂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生产的3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标示为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党参不合格。
冬季进补高峰期,中药饮片是最受欢迎的。长沙市食药监局相关专家说,根茎类的中药材在保存比较到位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西洋参、人参这些根茎类的药材,密封好,进行避光处理,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较长时间,还是可以食用的。
9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经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两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广东源森泰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17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如确属标示生产企业生产的,由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从重处罚。
近日,宁夏药监局发布《宁夏药品质量抽验信息通告》(2017年08号),本次通告涉及药品13个品种共15个批次,均为中药饮片,检验结果全部不符合规定。
标志为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发关于2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个地市级药监局对涉事药品停止销售,召回并依法处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通告称,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60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通告称,标示为江西致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生产的61批次中药饮片白矾不合格。根据通告,标示为北京亚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河北百合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河北祁新中药颗粒饮片有限公司、石家庄市柏林药材加工厂、亳州亳药堂药业有限公司、江西致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生产的白矾不合格。
4月8日,“2017年度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评选”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现场揭晓了“2017年度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百强榜单,牧原和伊利股份、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企业共同被评为“2017年度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融资租赁业正处于从粗放发展向稳定性竞争过渡阶段,协同产业链的发展才是未来主流的发展方向。统计显示,8月以来,包括金固股份、皇庭国际、长荣股份、方盛制药、华誉能源、振华科技等在内的23家上市公司公告涉足融资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