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5岁的孩子每周尿床超过两次、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 遗尿症是病,得治
尿床是个很尴尬的问题,但实际上在孩子们身上很常见。因此,自家孩子尿了床,很多家长都不以为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嘛!”殊不知,孩子如果5岁以后还是频繁尿床,那就不是小毛病了,是疾病,得治!专家表示,尿床对儿童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严重事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儿童遗尿症一经确诊需尽早进行治疗,家长切勿采取“观望”的态度。
病因:多种原因可致孩子尿床
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不同年龄儿童患病率不同,如果大于5岁的孩子每周尿床超过两次,持续超过3个月,就可以诊断为儿童遗尿症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于力教授介绍,儿童遗尿症的发病率比较高,据统计,大约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遗尿症。
其发病机制相对较复杂,涉及多种因素。通俗来讲就是患儿夜间产生的尿量与其膀胱容量不匹配,与此同时患儿又存在觉醒障碍。绝大部分的患儿都为单症状遗尿患儿,即只是夜间遗尿,不存在白天的下尿路症状,这部分患儿往往通过简单的药物干预调节夜间的尿量即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存在极小一部分患儿是同时并存白天尿急、尿频、漏尿等下尿路症状,这种就是非单症状遗尿,治疗起来就会比较复杂。
危害: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尿床不痛不痒,不危及生命,虽是“毛病”但不是疾病,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因此不需要治疗。
事实上,确实每年有15%的遗尿症患儿可以自然痊愈,但仍有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并且小时候尿床发生得越频繁,越可能持续到成年。
于力介绍,儿童遗尿症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夜间遗尿可影响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异常。一项对8~16岁尿床儿童的调查显示,尿床对儿童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严重事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儿童遗尿症一经确诊需尽早进行治疗,家长切勿采取“观望”的态度。
诊断:较复杂需做多项检查
儿童遗尿症诊疗较复杂,涉及到各个系统,多重内分泌的机制参与其中,因此有些医院已开设了专门针对遗尿症的专科门诊。据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儿中心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均开设了儿童遗尿专科门诊。
要确诊儿童遗尿症,临床上需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的不同,可能还需要做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腰骶椎正侧位片(以排除隐性脊椎裂)等检查,一般半天即可完成。如果家长有一定的条件,还可以记录孩子的排尿日记,以帮助医生判断潜在的病因,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治疗:药物治疗为主,需调整饮食
小儿遗尿症怎么治疗?
于力介绍,目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遗尿警报器、膀胱训练及中医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去氨加压素,帮助肾脏恢复正常的夜间尿量,也是目前国内外多个指南的一线推荐药物。如果效果不佳,可考虑酌情调整药物剂量,如果孩子存在膀胱激惹状况,还可以加上抗胆碱药物辅助治疗。去氨加压素的疗程一般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如果停药后遗尿症复发,家长不必忧虑,可以再次治疗一个疗程。一般来说,两个疗程下来基本都能治愈。
“去氨加压素的作用主要是浓缩尿液,减少夜间尿量的产生,提高肾脏的浓缩功能,促进中枢的觉醒系统。有的药物能扩大和稳定患儿的小膀胱,还有的药物能起到增强及协同作用。因此药物治疗一定要在遗尿专科门诊由专科医生制定,要有足够的疗程,正确的方案并定期复诊。”于力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整、睡前饮水控制,同时辅助尿床报警器、闹钟叫醒、膀胱训练等,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于力提醒说,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饮食,以下四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1.凉性及利尿的食物
如白萝卜、冬瓜、西洋菜、凉瓜、莲藕汤、木瓜等。特别不能喝二十四味凉茶或其他凉茶。
2.多糖的零食
如巧克力、桔子、西瓜、葡萄等。
3.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如辣椒、大蒜、咖啡等。
4.有利尿作用的食品
如玉米、赤豆、绿豆、鲤鱼等。
适合吃的食品则包括两类,一类是优质蛋白类食物,如鸡、鸭、鱼、肉、豆制品、奶制品;另一类是温补脾肾的食品,如糯米、山药、韭菜、黑芝麻、桂圆、银耳、扁豆等。(记者冯冯)
“昨日门诊,我接连碰到几起儿童遗尿症的病例,这些孩子从3岁到9岁不等。防治儿童遗尿症,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注意其水分的合理摄入、控制盐分的摄入、防治便秘、睡前要上厕所、睡眠时注意防寒等。如果孩子被查出患有器质性疾病,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才可彻底让遗尿症消失。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即大家熟知的秋季腹泻,其实在春季也并不少见。由于感染轮状病毒的患儿通常会合并呕吐、腹泻,食欲可能会比较差,建议少食多餐、及时补充水分、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宝妈们忍不住想带宝宝去接触大自然,又不免担心宝宝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易感染某些疾病。杨湘峰介绍,哮喘常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患儿家长带来精神压力。
除了上述的病因外,还有一类疾病称为神经精神性尿频,即白天尿频综合征,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春季万物复苏,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她还强调说,大部分患儿会出现肚子疼、呕吐,还有30%-43%的孩子以关节痛起病,甚至可长达14天无皮疹,所以极易误诊。
有些孩子经常眨眼睛、皱鼻子、咧嘴、发怪声,还有的孩子在上课或睡觉的时候突然吼叫……这些孩子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调皮捣蛋”。高峰说,抽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通常发生在10~12岁的儿童身上。
这个春节长假,北京儿童医院的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格外忙碌,几乎每天都要接到气管卡了异物的孩子。从北京儿童医院有明确记录到现在,30年间,共接诊气管异物患儿近2万例,其中八九成都是1至3岁的孩子。
很多宝妈在给宝宝健康查体或者社区体检时,会发现宝宝腿纹或者皮纹不对称。2.辅助检查:仅仅通过体格检查判断宝宝病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辅助检查来明确各位宝宝究竟有没有问题。
孩子头疼脑热,最着急的是家长,送到医院排几个小时队,医生不开点药不打点针,家长心里的大石头就始终放不下。” 于是,明明不用输液的,家长求着要给孩子输液,不用打针的,最后孩子也打上了针,家长心安了,孩子受苦了。
很多人认为,宝宝感冒发热,要尽量少吃,特别是不能吃荤。2.不要摄入坚硬的、含纤维高的(如韭菜、芹菜)、不容易消化吸收或者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5.孩子发热时应保证水分供给充足,防止加重中毒症状。
近日,县一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江小燕接诊了一位6岁患儿,患儿因鼻塞、流涕等症状来医院就诊,江小燕立即为患儿进行检查,发现他的右鼻孔内有许多脓性分泌物,向内探查时发现疑似有异物,于是收住入院,择期手术治疗。江小燕介绍,患儿由于糖纸塞进鼻腔时间较长引起了鼻部炎症,需要服药,并进行鼻腔护理,如果再没及时来医院就诊极有可能破坏鼻粘膜,对嗅觉产生影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节炎似乎是成年人的专利。但在儿科门诊中,不仅有很多患关节炎的孩子来就诊,而且有些患儿的病情还十分严重。儿童中最常见的关节炎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这种关节炎与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骨性关节炎不同,属于风湿免疫学范畴,发病原因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与遗传背景、免疫紊乱等因素相关。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就诊的60%,一年四季都可见,尤其是换季或天气突变期间。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机体内在因素、疾病因素、致病微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月10日,正阳县佰益广告老板郑高山赶赴郑州为重庆8岁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隆重举行。
当前,本市正值季节性流感高发期,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两家市属儿童专科医院患儿爆满,大量三甲医院儿科门急诊量也成倍增长。“家长们只要能等,我们加班加点也一定给孩子们看病,但现在医院里患儿太多,交叉感染现象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