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徐翯浩)3月5日晚,郑州市中医院收治一名97岁的女性患者。老人一周前无明显诱因腹部疼痛,持续阵发加重,还伴有恶心、不想吃饭等症状,后来甚至出现了间断性意识模糊。家属原本顾虑老人岁数大、身体弱,尽量避免去医院,看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赶紧送到了郑州市中医院就诊。经过系统的检查,老人曾有多发脑梗,双肺部有多个陈旧病灶,心肾功能都接近衰竭。查看多项检查结果后,医生发现发现CT扫描显示患者腹部有游离气体,一下子抓住了腹痛的可疑“元凶”——消化道穿孔。
原因找到了,解决起来却不容易。由于患者年事已高,各项检查指标都不乐观,心、脑、肝、肾、肺等多脏器的功能都堪忧。虽然已具备手术指征,但手术难度很大。做还是不做,成为摆在医生和家属面前的难题。
家属出于多种考虑,联系多家省级医院,希望能够到省级医院进行手术。与此同时,医院也没有坐等,业务副院长阎喜英亲自到外科,组织心病科、脑病科、肺病科等专家为患者进行会诊。一张张会诊单上都有“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风险大”的字样。看着时清醒、时昏迷的患者,阎院长与外科的医生商定,如果家属同意,再难也要为患者把手术做了,把痛苦解除了。所有的风险,医院承担。
家属们综合外部信息,看到医院多位专家都在现场,最终决定就在郑州市中医院做手术。
现场的专家联合做术前评估,认为老人此前十几天已经进食差,循环很弱,最大的风险在于实施全麻后可能出现循环崩溃,以及心脏、肾脏方面的问题。为了确保安全,他们联合制定了多个预案,将各种抢救药品配备到位,并有心病科、ICU医生同时跟台。
手术开始,要想把风险降到最低,必须速战速决。外科的虞玉存、司徒小新和乔虹医生凝神屏气,用最快的速度进行各项操作,徐林梧主任在旁边盯全局。打开腹腔,医生们看到了大量的黄绿色混浊液和脓苔、食物残渣。经过探查,发现胃窦部经幽门处有一约一厘米的穿孔。缝合创口、冲洗关闭腹腔……仅仅28分钟,整个手术便结束了。术中出血约5毫升。
患者推出手术室的一刹那,所有的人都舒了一口气,又投入了接下来的战斗:如何循环微弱的情况下做好治疗,防止感染及其他并发症?ICU团队给老人制作定定制了治疗方案,包括精确的容量管理,控制感染营养支持防止肾衰心衰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
截至发稿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ICU进行术后观察治疗。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凡是来院就诊的患者,病情多数比较重。郑州市中医院一方面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一方面全力救治来院的每一位患者,急难危重的抢救和手术随时开展,努力为所有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来得突然,医院快速进入了“备战”状态,护理部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总统筹,朱桂萍主任和李丽主任,便是其中的主要负责人。她们每天需要牵头完成的事情有很多,除了日常病房护理工作外,还要将精力投入到应急管理和疫情防控中来。
临近春节,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这是自家地里种的青菜,家里人的一点心意,也就千余斤,都赠送给大家,想让大家能吃上新鲜蔬菜。”
冲往疫情一线毫不犹豫的汉子,面对两个年幼孩子的拥抱,却犹豫了,最后只能含泪狠心拒绝。
李瑞红,中共党员,郑州市中医院感染办主任,她从事医院感染防控工作14年,是资深的医院感染防控专业人员。在2003年SARS期间,她就投身在隔离病房一线工作,有着“防疫”的经验和理性。
“我志愿投身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党指挥、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加油!中国必胜!”2月13日早上八点,郑州市中医院为支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医疗队举行了出征仪式。21名队员举起右手,许下铿锵有力地誓言。医院党委班子全体成员、中层干部和护士长共同见证,并为勇士们加油鼓劲。
郑州市中医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中共郑州市中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临时党支部。由参与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医疗队伍中的18名党员组成。 郑州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阎喜英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医务科科长文潇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