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经期就“屁股”痛,还便秘,31岁的黄小姐被这个症状折磨了十个月。日前,她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经诊断发现这位姑娘骶前间隙长了巨大囊肿,病灶之大犹如一个“大土豆”。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黄美近教授表示,该病发病率仅为1/40000,长得这么大十分罕见。
身体里长了个“大土豆”
约10个月前,31岁的黄小姐发现,自己不仅是每个月“总有那么些不自在”,而且在此期间,“屁股”(骶尾部)还会不间断地出现剧烈疼痛,每次至少坐立不安疼个10来分钟。再加上这期间伴随便秘,让她苦不堪言。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约有大半年,黄小姐在当地医院做了MRI检查,结果提示直肠后间隙占位性病变。此时,骶尾部的疼痛已经加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心急如焚的黄小姐辗转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据接诊的叶俊文主治医师介绍,经检查,在距离肛门2厘米处可以摸到直肠后壁一个软软的肿块。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黄美近教授经过缜密的问诊,再结合完善CT及MR检查,最终确定了病因——原来黄小姐体内骶前间隙处竟然潜藏着一个巨大囊肿!
黄美近介绍,正常人的骶前间隙就是两层膜,骶前筋膜跟直肠系膜,如不长东西基本上直肠是贴着骶尾骨下生长的,一般宽度仅有5mm左右。在这么小的间隙中长出来的骶前囊肿,一经发现,一般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他表示,首先,囊肿有恶变的可能;其次,囊肿可能会继发感染,从而增加彻底切除的难度,术后感染和复发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最后,早期没有处理的囊肿会逐渐增大,使完整切除变得更加困难。当前黄小姐的病情已刻不容缓,手术治疗迫在眉睫。
手术入路是成功关键
医生发现,这种情况手术有一定的难度,骶前间隙是一个潜在间隙,前方是直肠,后方有骶尾骨的保护,操作空间狭小,周围结构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一条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此次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
此次手术可谓“瓶中取物”,要从细窄的间隙取出硕大的囊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分析了种种利弊后,黄美近做出了一个决策:经腹经骶尾双入路骶前囊肿切除术。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配合下,先让患者仰卧,使用腹腔镜经腹游离囊肿上极,而后再改成俯卧折刀位,经过骶尾入路,游离囊肿体部及底部(过程需去除尾骨,离断肛门括约肌后再重建)。一边对囊肿来了个360度无死角的全包围,一边柳叶刀一寸寸深入,终于,医疗组将这个足有10cm大的囊肿成功连根拔除。
术后观察,黄小姐的排便、排尿等功能均完好无损,周围神经也没有造成损伤,伤口愈合后就很快出院了。
小知识:
骶前肿瘤也称直肠后肿瘤,是发生在骶前间隙的一种组织来源多样的少见肿瘤,其中以发育性囊肿最为常见,根据其不同的来源胚层,可分为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尾肠囊肿及畸胎瘤。
骶前肿瘤发病率极低,多个大型治疗中心报道其发病率仅为1/40000。由于其位置深,以无痛性生长多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多于女性妇科检查时发现。
它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由于囊肿的压迫和感染表现为骶尾部或者肛周的疼痛而就诊。常常与肛周感染性疾病、骶尾部藏毛窦等疾病相混淆。
经常会听到哺乳期妈妈问:“我都生过孩子一年了,为什么还没有来月经?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环境的污染、工作的压力、生活不规律及不良的行为等,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的人数在直线攀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中医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如果年龄还不到45岁就出现月经过少,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卵巢早衰的可能,需要用中医方药来调理了。
乌鸡白凤丸历史悠久,是家喻户晓的妇科中成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作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李欣介绍,乌鸡白凤丸气血同补,阴阳并调,广泛应用于妇女身体瘦弱、腰酸腿软、月经不调、行经腹痛、产后体弱、崩漏带下、阴虚盗汗等病症,堪称妇科圣药,但是它绝对不是妇科“万能药”,痛经、月经不调、身体虚弱等还得看医生后再选择药物。
月经可谓是女性身体最亲密的“小伙伴”,怀孕前,月经一般每个月都会按时“报到”。经历怀孕和生产后,很多新妈妈都快忘了来月经的感觉。不会肚子疼,情绪也不会莫名低落,感觉还挺不错。
月经量大是子宫腺肌症典型的症状。很多子宫腺肌症患者都有月经量大的问题。更有一些子宫腺肌症患者自嘲说“一来月经就血流成河”。那么面对月经量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郑州华山医院的谢俊敏来教你!
产科医生近年在接诊中发现,少数女性因“妊娠月经”导致自己不知道已经怀孕,轻则影响到预产期的推算,重则不加注意照常服用药物,从而使胚胎发育受到影响。专家提示,备孕女性应对此加以辨别,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