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中医堂馆 > 正文

祛湿前,先分清寒热

2018-06-06  来源:大河报

5034

  想通过饮食祛湿,要先辨别湿证的类型,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认为,湿重者多见两类,一是寒湿,寒邪与湿邪兼夹;二是湿热,热邪与湿邪兼夹。寒湿的人,以药性平和的白茯苓、扁豆,乃至偏温性的砂仁为宜。湿热者,适合吃点清热的火炭母、蒲公英。运动祛湿则人人适宜。

  寒湿,这样吃

  这类人平素多喜欢吃凉食,如喝冷饮、吃雪糕等。表现为舌质淡,舌苔白。怕冷,吃凉食或受凉后容易腹胀、拉肚子。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容易疲倦,严重的可出现浮肿,如手脚肿、眼泡肿等。

  【适宜食材】 煲汤、炒菜时,适宜加入温性的姜片、花椒、陈皮、砂仁,能起到苦温燥湿的作用。寒湿者往往还存在脾胃虚寒,可适当加一些健脾的药材,如白茯苓、淮山、党参等。

  常见的祛寒湿汤,包括太子参茯苓陈皮排骨汤、扁豆茯苓猪骨汤等。

  【调理方】 生姜20克、党参10克、砂仁6克、陈皮5克,一起煎煮。

  【不宜】 对寒湿者来说,鸡骨草、火炭母、土茯苓偏寒凉,会加重脾胃虚寒。脾虚,则水湿运化更不顺畅,加重湿邪内生。

  湿热,这样吃

  这类人平素多喜欢吃煎炸、烧烤类食品。表现为口苦、口干,舌苔厚、黄,困倦乏力,老觉得睡不醒,咽部分泌物较多,大便不通畅、黏腻,精神烦躁。

  湿热还可以细分为三类:湿重于热,有一点口干,口苦不严重,舌苔腻而不黄。湿热并重,口干、口苦严重些,舌苔黄厚腻。热重于湿,特别口干,舌质红,苔黄而干,大便干结。

  【适宜食材】 如果湿重于热,内热不严重,可用偏凉性的土茯苓、苡仁等煲汤,湿热并重甚或热重于湿的,可用偏寒性的绵茵陈、蒲公英、鸡骨草等。

  常见的祛湿热汤,包括土茯苓粉葛冬瓜猪骨汤、苡仁白扁豆鸡脚汤、木棉花莲蓬苡仁汤、绵茵陈鲫鱼汤等。

  “清湿热的药材多偏凉,有时候人体未必能接受,可以适当加点陈皮。中医称之为‘引经药’。”刘凤斌教授说。

  【调理方】 蒲公英、绵茵陈、火炭母和紫苏叶各30克,一起煎煮。

  辨不清寒热的,这样吃

  宜用性味比较平和的祛湿药材煲汤、煮粥,如芡实、白茯苓、扁豆、淮山。

  【调理方】 四神汤:白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各20克,一起熬煮。

  刘凤斌教授提醒:“一般来讲,所有祛湿方里,都可以加一些芳香化湿的药材,比如苏叶、藿香、佩兰、砂仁等。”

  “这就好比,衣服湿透了,用火烤、加温总是不干,风一吹就干了,芳香化湿的药就相当于风吹。”

  运动祛湿,以微微出汗为宜

  运动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阳气充足,则脾胃运化功能增强,减少体内水湿停滞。同时,运动排汗,也有助于祛除湿气。

  刘凤斌教授建议,运动化湿,可选择慢跑、走路、练八段锦等中低强度的运动。

  运动的时间、强度,以自觉微微出汗为宜,不宜锻炼到大汗淋漓。出汗过多,又未能及时擦干或及时更换衣服,也会招致湿邪入侵,或导致风邪侵袭而感冒。不建议在夜间、清晨进行运动。这些时段雾气较重,祛湿不成反易招来外湿。

  药浴、艾灸,振奋脾阳助化湿

  除了饮食、运动以外,药浴、艾灸也有祛湿之效。

  祛湿药浴方:将佩兰、藿香、艾叶煎煮后,把药汁兑入洗澡水中。佩兰、藿香有芳香化湿之效,艾叶祛寒散湿。

  由于人体的水湿代谢主要依赖于脾胃,所以,艾灸的部位要跟着脾胃经走。可以重点艾灸脾经上的关键穴位,如足三里、神阙(即肚脐)、三阴交、阴陵泉、商丘等(本文验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据《中国家庭医生》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祛湿 寒热 舌苔腻 四神汤 热邪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多雨潮湿的季节 如何判断体内湿气重?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即使这种天气每天也应该开窗通风半小时,最忌门窗一天到晚紧闭,空调一天到晚开启,极易诱发空调病,让人精神疲惫无精打采。

  • 谷雨到,祛湿排毒有诀窍!

    “谷雨”后,降雨明显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内环境(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

  • 健脾祛湿 淮山木棉花汤

    木棉花性淡涩味平,每年的潮湿季节,广东人都喜欢就地取材,捡上几朵木棉花,彻底洗净后晾干,用来煲汤、煲粥能起到清热祛湿,解毒止血的作用。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具有健脾化湿及消暑的功效,陈皮理气健脾,淮山健脾祛湿,只有脾气健运了,才能更好的运化水湿。

  • 健脾祛湿可缓脂溢性脱发吗?

    青春年少、朝气蓬勃,建议让帅气的容颜无比骄傲,但谢顶却无情摧毁了无数青年的自信,给生活、工作和情绪带来很大困扰。中医皮肤科医师赵炳南为脂溢性脱发建议健脾祛湿、滋阴固肾的治疗方法,创立了祛湿健发汤。

  • 一粥加一水 祛湿补血最养人

    要祛湿,需先调脾胃。脾胃是运化水湿的“大总管”。我们平时喝的水满足人体需要,滋润到全身,就像浇花一样。但当脾胃失调,水分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形成湿气。

  • 小米粥+红豆薏米水 祛湿补血最是养人

    小米最养人,健脾养胃,清热解渴助眠,同时小米最适合熬粥,淀粉经过糊化后,绵软柔滑,非常好消化,任何年龄群体的人都适合。

  • 治疗痤疮 先辨虚实寒热

    中医认为:诊疗疾病,应首辨虚实寒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治疗一切疾病的基本原则。赵教授说,“经络导引排毒疗法”是通过特定的手法来完成,如长拉法和淋巴排毒导引法等。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