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哈佛大学研究员追踪十万名中年男女二十余年,详细记录他们的饮食、生活形态以及吃饭地点。近日发布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越常在家吃饭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越低。一周在家吃晚餐五到七次的参考组,比一周在家吃两次晚餐的对照组,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大约降低15%。
调查发现,这十万人最早被追踪时,都是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但二十余年后有近万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经常下馆子吃饭的成年人,一顿饭摄入的脂肪和能量就超过全天的推荐摄入量。在外就餐会容易摄入更多的能量、脂肪和盐分,这些极易造成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体重增加等,进而导致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各种慢性病。
在西方,成人的超重、肥胖及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被认为与在外就餐关系密切,各国政府都曾号召人们常回家做饭。如果能经常回家吃饭,增胖的风险也会降低,因为人们会食用更多健康蔬菜,放弃饮用不健康饮料。只是研究没有深入调查这些在家吃饭的人,食物是厨房烹饪还是微波加工的。
总之,研究进一步发现,养成在家吃饭的习惯,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都非常有益。该研究对于鼓励人们在家烹饪来说十分重要。
40岁的王女士怀上二胎,听说多吃水果对宝宝皮肤好,于是每天大量进食水果,结果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酮症。
孕妇滋补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和胎儿的营养需求,不过,在生活中,很多的准妈妈们都存在营养过剩的问题。
异种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基本实现了与人体胰岛移植相近的疗效。团队计划再经过两年努力,通过和多家医院合作,达到每年完成1万例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说起糖尿病的症状,人们首先会想到多喝、多尿等,少有人知的是,糖友也可能少尿、排尿困难,原因是患了“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肠道菌群对预防实验鼠患上1型糖尿病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正常菌群,抑制该疾病的基因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近日,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医学中心的Taulant Muka博士等人研究发现,过早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易患2型糖尿病。
“糖”一直以来被误认为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也因此成为广大糖友的最大“假想敌”,恨不得看见“糖”字,血糖都会不自主升高。
“女性一旦进入更年期就很容易出现糖代谢、脂代谢异常以及血压偏高等问题,而这些情况恰恰与2型糖尿病不谋而合。”
糖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牢记这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糖友需时刻谨记糖乃是大忌,运动才是王道。
苹果味是糖尿病酮症的先兆,开始时较轻,闻起来有水果的甜香味,随着病症加重,气息也变得令人难以接受。
患上糖尿病很多病人的各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自己的护理,积极的来发现糖尿病的出现。而更年期女性由于身体发胖等原因,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8月20日,记者从石龙区人社局获悉,为解决辖区贫困群众申请重症慢性病鉴定周期长的问题,该区于近日开通了慢性病救助绿色通道,群众经申报后符合条件的于次月5日即可享受有关待遇。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发病人数已接近1亿,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约1.5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如何处理糖尿病前期。
对儿童而言,睡眠充足已被证实与低肥胖风险相关,但针对睡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却很少。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慢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在快速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