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多家三甲医院获悉,随着气温下降,前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专家提醒,一些服药后血压控制仍然不理想的患者,很可能是服药时间不正确。
据专家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们清晨醒来时,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6时至10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4时至6时再次升高。随着夜幕降临,血压再次降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凌晨2时至4时最低。因此长效降压药适宜清晨空腹服用,每天服1次;中效或短效药每天2—3次,最好能根据血压的变化规律,选择服药时间;一日3次的短效降压药,白天服药的时间应安排在血压高峰之前1—2小时,即早晨应在清晨起床刷牙后服用,而不是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晚上应在7时前服用,不宜在睡前服用。而现在临床上也较少使用短效降压药。个别患者的血压是晚上不降反而升高的,这样的人可在睡前服药。
降压药餐前还是餐后服用,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药名的后缀分别为“普利”和“洛尔”)一般不需要讲究餐前或餐后。但短效药卡托普利是特例,其吸收会受食物的影响,餐后服用吸收效果差,因此建议餐前1小时服用。而一些老年、心衰、糖尿病患者,为避免空腹服用引起低血压,服用这两类药时,可与食物同服,以延缓吸收,总的降压效果不受明显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缀为“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多数不受食物影响,餐前餐后服药均可。而非洛地平缓释片应空腹口服或清淡饮食后服用。缓释维拉帕米(异搏定)应在进食后服用,若在空腹时服用,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利尿剂应在早上服用,以免夜间小便次数增加,影响休息。氢氯噻嗪的口服吸收快,但不完全,所以进食能增加吸收量,建议餐后服用。
截至12月6日,钟楼办事处辖区7个文明村的1044名70-79岁老人全部免费领取到了血压仪。
86 . 4%的受访者均表示自己有“年底焦虑症”,他们因为没对象、没钱、没时间而陷入各自的焦虑之中,难以自拔。特别是高血压的人,最忌情绪波动。
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者近日发现,积极治疗牙龈疾病可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压水平。
“妊高症”在妊娠6个月左右可发生,但多见于孕晚期7个月至8个月以后,是危及母亲和胎儿生命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有些人由于工作原因,作息十分不规律,连续的熬夜加班可能使血压突然升高。如果加班不能避免,就应及时测血压。
血管在长期接受血液高压撞击时,更易发生粥样硬化,表现为血管变硬、变细等。一旦为心脏提供营养的冠脉血管发生类似变化,则可能会导致血液“断流”
临床上平均约20%的高尿酸血症可发展为痛风,尿酸越高,发展成痛风的概率也越大。如果尿酸稍微增高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首位危险因素,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因素。
跷二郎腿时间久了,尤其是女性穿着紧身裤时,极易导致生殖器温度升高,而男性睾丸的生精功能在高温条件下会减弱,甚至引起不孕不育。女性生殖器在高温环境下也更易感染,增加妇科炎症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1型或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不同于通常所认知的1型或2型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才出现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11月14日是第十一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展出健康知识展板16块,向群众发放宣传品10种5000余份,发放健康工具300余套,免费测量血糖、血压300人次,解答咨询500多人次。
对于有些人来说,心脏“减肥”非常重要。心脏也会变胖,即左心室肥厚,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尤其要注意会慢慢变胖的左心室。
双节期间,当人们外出旅游领略美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在这里却上演着一场紧急救援。事情还要从10月7日的一通电话说起。
8日是第20个全国高血压日,专家提醒,高血压低龄化趋势明显,18岁就患病的不在少数,青年人需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警惕高血压。
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攀升,且低龄化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