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淋巴瘤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且仍逐年升高。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是分类最复杂的肿瘤之一,让很多人闻之色变,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实际上它是目前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关于淋巴瘤,还有许多不被大家知晓的误区。
2020年3月23日(周一)15:00-16:00,“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林桐榆教授,来与我们共同交流一下淋巴瘤的相关问题。
专家介绍:
林桐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副主席、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国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擅长:对肿瘤的内科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淋巴瘤是“压力病”:高压人群容易患淋巴瘤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肿瘤,它的发生和压力有密切关系。中青年人群面临的压力生活普遍较大,免疫功更容易受到影响,给淋巴瘤有了“可乘之机”。一些中学生甚至因为升学考试有巨大压力,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也是淋巴瘤的高危人群。而退休的中老年人同样也是淋巴瘤高危群体,很多中老年人因为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有些人因为退休后无所事事,心态发生改变,导致压力增加,也很容易换上淋巴瘤。
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淋巴瘤的治疗应该从患者自身情况出发,因人而异。需要考虑患者有没有慢性病、先化疗还是先手术、患者经济情况能否承受治疗方案等等。靶向治疗作为淋巴瘤治疗的新方法,是在化疗基础上进行的,不能过度依赖。淋巴瘤的治疗要“量体裁衣”,讲究个体化治疗,不同病人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主办了“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宣教活动。他们以真实患者故事为原型,打造了我国首个淋巴瘤主题交互式舞台剧。
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我国癌症中排名第十位,它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类型。其中,约有90%的病例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小李无意中在颈部、耳后摸到几个肿块,联想到近期不少名人得了淋巴瘤,可把小李给吓坏了,赶紧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颈部淋巴结肿大。
作为新发病率排名第八的恶性肿瘤,淋巴瘤却是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更是达到了近九成。而且随着免疫疗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未来淋巴瘤患者还能通过新疗法和传统疗法的“组合拳”,持续获得更好的疗效。
恶性肿瘤的命名系统把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肺癌、肝癌等,而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因此不称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