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郭瑞华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秋歌 摄
(抗击新冠肺炎)专家解析中医药如何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作用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诊疗方法和多种中成药、中药方被列入各版本的国家版诊疗方案并被多次推荐,各地运用中医药成功治愈患者的喜讯频传。为何中医药针对新冠肺炎有独特功效?中新网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对其中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功效进行了专业解析。
“与西医依据统一的诊疗规范不同,中医治疗必须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应用,可谓是‘一人一方’。”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战“疫”一线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燕芳芳介绍说,该病区九成以上病人应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成效。许多患者主动要求在现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
据燕芳芳介绍,中医药全程参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有效降低轻症变成重症、重症变成危重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在抗击疫情的正面战场上,中医药不该缺席,也从未缺席。”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郭瑞华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在家中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线上方式为患者进行问诊服务。
郭瑞华认为,中医药是防治呼吸道疾病的更好选择。作为致病微生物的一种,病毒的经常性变异为现代医学预防提出难题,有效疫苗的研制往往比较滞后。“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与其无奈等待,不如选择中医药积极治疗。中医借助整体观念、天人相应、辨证论治,针对的不仅是病毒,而是人体抗病毒能力、解毒能力、自愈能力。”
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间,关于“免疫力”的话题也频频被提起。郭瑞华介绍道,现代科学所说的免疫力,中医称之为“正气”。具体指的是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气、血、精、液、脏腑机能等物质基础。维护和增强正气一定要做好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比较好用的中医方子是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等中药材组成,药味比较少,还可熬成膏方。其他像复方阿胶浆等中药剂也屡被证实具备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郭瑞华建议国家重视中医药产品的研发和海外推广。要提升工艺,让中药的口感和舒适度更佳,便于海外受众接受,同时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在各国设立中医宣传和教学机构,进行中医药科普,培养中医药人才。“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中医药未来将大有可为。” (赵晓)
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
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定点医院的中药使用比例超九成,中医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省中医院专家邹旭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轻症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效果很好,重症患者则能够减少向危重症的转变。对危重症患者,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降低了死亡率。
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省中医药系统医务人员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比例达95%以上,参与救治疑似病例比例达92%以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中医辨证治疗,轻症患者见效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中医治疗颇受患者信赖。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出台,中医药产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步伐,迎来新的重要机遇期。中医药企业“迎风而动”,围绕国家战略布局,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
《说文》曰:“疫,民皆疾也”,明确指出“疫”是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流感就是中医时疫的一种。中医认为,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不同季节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和而伤人,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
一株“中国小草”挽救百万生命,一枚“神奇银针”穿行“一带一路”……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中医药,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五届美国中医药大会6日在洛杉矶闭幕,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中医药界代表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了中医药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实现快速发展,正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参与国际化分工合作,“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与东盟医药贸易额更是大幅增长。
9月11日上午,“2019欧亚经济论坛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召开,来自菲律宾、法国、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日本、泰国7个国家8个代表团,
“中医药要先有标准化,才能产业化,最后走向世界。”中国名老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邱健行认为,中医药要走向世界,标准化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