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徐翯浩 通讯员 陈燕)疫情以来,大家一直关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两家医院投用后,每天都有几百名患者被转到这里治疗。大批量转运患者,这个工作对于河南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大大的考验。
从郑州出发前,郑州紧急救援中心转运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从宣誓、集合、装备、防护,到待命出发,这些工作在一天内完成。而此刻,在武汉抗疫战场,每一个转运小组、每一辆急救车就成了一座“流动的战斗堡垒”。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的4人转运小组,急诊科医生郭华、驾驶员冉富强是党员,护士张金燕、急救员蔡志林也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四人,就是在疫情前线冲锋的“战斗员”。
昨天,上午10时30分,转运指令下达。转运小组4名成员简单沟通,预判情况:此次转运,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事实情况和大家预判的一致:等待转运的病人较多,每个人年轻不同,病情轻重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有些病人因对疾病的恐惧,难以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上车后就大吵大闹,坐立不安。
驾驶员身穿防护装备上车后,为确保安全行驶,集中全部注意力。他发现护目镜里面都是雾气,视线十分差,通过几次调整才减少雾气。医生郭华、护士张金燕、急救员蔡志林,他们三人在医疗舱内,除了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外,还要及时地给患者做心理的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每一位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既能获得安全感,也能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
有一次,他们转运一位老大爷,老大爷下车前停下脚步问:“大夫,你们不是武汉人吧?”“我们是从河南郑州来的医护人员。”郭华医生赶忙回答道。老大爷激动地说:“在这危难的时候,你们能来到武汉,向我们伸出援手,谢谢!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
医护人员与转运的病人,其实都是互不认识的陌生人,也许此生仅有这一次擦肩而过的机会。但,在这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境遇中,我们的医护人员从这简单朴实的话语中得到了安慰与激励,这足让他们疲惫的身体充满力量。
这一天,4名队员吃完早饭就开始接诊病人,从出发到返回驻地,一刻不停地奔波,中间不能喝水、不能如厕、不能吃饭,每一趟转运的目的地都是——火神山医院。直到晚10时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这一天,连续工作11小时,他们完成了11名患者的转运任务!
回到驻地,队员们虽然身体疲劳,但内心坚定而充实。队员张金燕思绪万千:寂静的夜空下,空荡的街道,满眼的蓝色灯光在闪烁,给英雄的武汉人民增添了许多温暖,还有生的希望!
40个日夜奋战,40天忙碌在支援武汉的医疗工作中,与全省300名医护人员共同奋战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参与救治519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患者零复发、患者零投诉,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董艳丽,女,46岁,主任医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儿党支部支部书记,有着19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并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出生于1990年的邵青青,是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也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2月22日,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主管技师刘文涛担任队长,李彦乐在内30名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组成的河南第十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方舱医院”开展CT检测、医疗援助及救治工作。3月9日,他们所在的江汉方舱医院休舱,刘文涛记叙下奋战武汉的点点滴滴,更有来自所住地十九中学生的法语问候和感谢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白色身影从祖国各地奔赴湖北,活跃在抗疫最前线,他们是这场战役中最大的功臣。
2月23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医院要安排五人驰援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开展心理工作。医院随即安排部署,五名心理专家火速集结,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意味着喜悦与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整个家庭的宝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小双旗就出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仅仅出生18天,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意味着喜悦与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整个家庭的宝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小双旗就出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仅仅出生18天,郭松作为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就出征武汉方舱医院。
正月十六这天,原本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光耀和乔冰订婚的日子。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计划,这两位90后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将订婚推迟。
来武汉已经17天了,忙起来还好,闲暇之余还是会想家,偶尔跟亲朋好友视频通话,听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等你平安回来。其实在这边很好,物资充裕,不时地还会收到家乡企业捐赠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