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宝宝没办法咀嚼,习惯把食物放自己嘴里嚼碎了再喂给孩子,更有甚者会把蔬菜、瘦肉、水果等食物打成泥喂孩子。其实,进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家长应该适当地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经常给孩子吃流食的危害有很多:吃细软食物不用费力咀嚼,孩子的咀嚼肌得不到锻炼,会引起咀嚼肌发育不良。食物缺乏咀嚼后直接进入胃肠道,会加重胃肠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胃炎等疾病。孩子咀嚼动作少,唾液分泌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孩子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孩子咀嚼不足还可能使眼肌发育不良,这也是造成孩子近视的一个因素。如果到了幼儿园阶段,孩子仍不会吃硬东西,可能会被其他孩子嘲笑,影响其心理发育。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双排牙,这也是由于家长经常给孩子吃流食所导致,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乳牙滞留。孩子咀嚼费劲和吸收能力差,很多家长从小给孩子吃太过精细软烂的食物,导致孩子牙齿的使用率低,生理磨耗少,造成乳牙牙根吸收不全甚至不吸收。到了该换牙的阶段,新牙已经萌出,乳牙仍然坚固无比,就出现了双排牙的现象。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双排牙呢?
专家建议平时应该给孩子多吃一些耐嚼质硬的食物。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吃一些硬度适中、可撕拽的食物,如:苹果、甘蔗、玉米、花生等。这样可以加强对乳牙的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外,咀嚼还可以促进口腔运动及语言发育,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加强对孩子咀嚼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本文由宁夏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毛新梅进行科学性把关。
母乳喂养受到国家鼓励,但并非所有妈妈和孩子能满足母乳喂养的条件,有的孩子可以用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但有的孩子不能使用普通配方奶粉喂养,如过敏、早产、高胆红素血征等情况下,孩子需要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在宝宝常见的消化问题中,有一种喂养的假象常被家长误读:宝宝的胃口似乎特别好,小肚子总是吃得圆鼓鼓的。有时不让吃那么多,宝宝还是闹着要吃。单看这一点,往往是孩子胃气强健的表现。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生活中除了会遇到宝宝常见的咽喉疾病,无论怎样小心翼翼还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小意外,父母要掌握这些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守住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有家长带宝宝找我调理身体。说到宝宝这2天有腹泻,家长居然有些欣喜:“终于拉肚子了!”这是怎么回事?拉肚子还是好事?原来,这个宝宝的小肚子总是胀胀的,几天才拉一次便便,一拉就是黑黑硬硬的“羊咩屎”。
宝宝噬甜的小习惯,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少隐患。最常见的就是宝宝吃糖后就不太肯吃饭了,而且糖会带来脂肪囤积,对牙齿、骨骼、体质等都有负面影响。
疫情期间居家防护,男宝宝下身出现不适,哪些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给出特殊时期就医指南。
近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全力救治一位26周,体重仅1斤7两的超早产儿,经新生儿科专业管理小组细心协力合作,和20多天的日夜奋战,目前这个着急的“小生命”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体重也在稳步增长。
语言发育是家长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家宝宝说话晚”这样的情形尤其会让家长们纠结。看着小区里别的宝宝早已经会说话了,自家宝宝却连“爸爸、妈妈”也不叫,真是着急,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带宝宝来就诊的主要原因。
营养性贫血是宝宝体内缺乏某些造血的必需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元素等而产生的疾病。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华介绍,营养性贫血起病较缓慢,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面部轻度水肿、虚胖、肤色蜡黄、头发稀疏发黄、活动时易出现无力、不喜欢吃东西,还可伴有恶心、肚子胀、拉肚子等。
如果宝宝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及嗓音嘶哑、特殊的犬吠样咳嗽声等症状,此时宝宝可能正遭受着喉炎的困扰。小儿急性喉炎起病迅速,病情发展较快且较凶险,应及时到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