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危害知多少
一提起食品安全问题,大家都能举出很多例子,诸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香肠中的瘦肉精、大米中的矿物油、鸭蛋中的苏丹红。日常生活中,只要防止了以上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就万事大吉了吗?
食品中天然存在或者后天污染、引入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后果的因素通常称为食源性危害。食源性危害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三大类。
公众熟知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矿物油、苏丹红等只是化学性危害的几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仅仅预防化学性危害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只有从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三个角度同时提高食品安全素养,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
物理性危害主要包括食品中混杂的玻璃、螺丝等杂质以及放射性污染。例如,买回的小米中混杂着沙粒,在饭店就餐时从菜品中吃出的铁丝和毛发。化学性危害主要包括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重金属。农药的种类很多,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剂外,还包括杀菌剂、除草剂等。兽药也有很多种类,例如,蜂蜜中可能会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残留。生物性危害主要包括食品自身毒素、有害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寄生虫、昆虫等。
专家提示
消费者在评价食品安全与卫生时,应当从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三个角度全面考虑,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预防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保护自身安全。
香酥可口的油炸食品在全球各地广受欢迎。但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癌症预防研究》杂志上撰文称,老鼠实验显示,油炸食品会加剧结肠炎症和结肠癌等肠病病情,因此,肠病患者或肠病高危人群应少吃油炸食品。
第一天进仓,第一眼看见病人,他们普遍焦虑不安的神情印在我的脑海;现在,他们可以和我们放松地聊家常、谈心,这种改变令人欣慰,我们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新冠肺炎流行,医院不免成为很多人心中“危险等级最高的地方”。特殊时期,其他病还要不要去医院?有轻微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就要去发热门诊吗?怎么才能避免交叉感染?针对一些民众的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河南省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好地规范医务人员行为阻断新冠肺炎在医疗机构内部的交叉感染, 2月6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率先在全国发布《河南省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100个感染防控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有那么一群人,连续148小时,奋斗在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战的最前线,他们与病毒抗争,他们与时间赛跑,他们的职责不是抢救感染的病人,但是他们可以让更多的人避免感染。他们就是郑州市民生命安全的守卫者——疾控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一场关乎每位市民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正在打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郑州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制订了防控工作方案,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办公室,全面领导疫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现场调查处置、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等防控工作。
范某,男,27岁,父母离异,2013年10月因患有梅毒在医院做艾滋病检测,结果阳性。第一次见范某,印象深刻,很健谈,对同性方面的事情一点也不避讳。
9月29日,华森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9 月27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药品注册批件》。该产品为华森制药与重庆康乾医药有限公司的合作品种。
这个时节,很多人喜欢去海边度假,海鲜、水产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美食。但是,最近一则展示海鲜中存在寄生虫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里有寄生虫在小龙虾、鱼类、贝类、螃蟹等海鲜体内的存在情况,并展示了分离过程。
“明星”院内制剂遭遇网上兜售,“救命”短缺药遍寻不到,中医药材真伪难辨……未来,这些跟老百姓“吃药”有关的种种难题都有望找到破解之道。今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即将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