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吃了、灯会逛了,这个春节算是彻彻底底地过完了。身体乏力、困倦、焦躁不安或失眠……长假过后,这些“假期综合征”找到你了没?其实,对于即将回归幼儿园的宝宝来说,假期同样显示“余额不足”……
家长们也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宝宝们,他们也面临假期的结束和幼儿园生活的开始,尤其是一些刚刚上了几个月幼儿园、第一次放寒假的宝宝们,他们也会和成人一样出现“假期综合征”。
如果说成人“假期综合征”是因为一段时间生活不规律、过度娱乐、过度兴奋与消耗等造成的,那么孩子也难免出现晚睡晚起、进食紊乱、撒娇耍赖、天天看电视或手机等问题。与此同时,孩子们在假期暂时摆脱了幼儿园规则的约束,重返被宠爱的中心,尤其在春节期间更是全家人的“焦点人物”。眼看假期消耗殆尽,对彻底“放飞自我”的宝宝们来说是眼前享受的待遇即将消失,并且还要重返幼儿园的“约束”。于是,宝宝们开始出现“假期综合征”,有的哭闹,有的不想去幼儿园,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身体的不舒服等等。
变“矫情”爱哭闹 你家娃中招没?
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假期综合征的表现:
1.生活节律失调 睡眠不规律:到睡觉时间仍很兴奋,起床又很困难;饮食不规律:假期饮食时间和饭菜品种都会有很大变化,出现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
2.节后失落情绪 春节期间长辈亲戚众星捧月,爸爸妈妈天天陪玩,宝宝们享受着假期的美好。眼看假期结束,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也回归到日常的平静,有的会有不适应的失落感。
3.变“矫情” 节日期间,宝宝被大家捧在手心,即使偶尔撒娇任性,家长也会因为大过节的,不过多苛责,甚至有时当着客人碍于面子,对宝宝的一些任性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这些“小放纵”难免会助长宝宝的“坏脾气”,变得“点火就着”,一不顺心就耍赖发脾气,让家长们手足无措。
4.入园前哭闹和反常行为 假期结束,宝宝们要从一个家庭模式转换到幼儿园的社会模式,要面对好久不见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面对很多规则与约束。有的宝宝会反复说“不去幼儿园”,有的宝宝会无缘无故地哭闹,有的宝宝可能还会出现很多反常的表现,比如咬指甲、尿裤、尿床等等。
这样陪伴 帮宝宝“满血复活”
生活规律要调整
家长们要充分利用剩余假期,为宝宝们做好生活准备。比如,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在家里帮助宝宝调整起床时间、午饭时间、午休、晚餐时间、夜眠时间等,让宝宝找回原有的生物钟和生活习惯。如果现有作息需要做很大调整,也可以分阶段逐步调整。
重温美好回忆
家长们在自己调整“假期综合征”的同时也要注意多给宝宝一些陪伴,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幼儿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聊一聊幼儿园的好朋友和喜欢的老师,目的是让宝宝重温此前美好的回忆,为重返幼儿园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和宝宝一起唱幼儿园回来经常唱起的儿歌,这些歌曲都携带着宝宝们愉快的记忆;也可以和宝宝做一些幼儿园的游戏。在陪伴与倾听的过程中,家长们所有与孩子之间的言语,都是在帮助宝宝在思想上回归幼儿园。
正确引导宝宝对幼儿园的认识
家长们要正确引导宝宝对幼儿园的认识,首先是要调整自己对幼儿园的认识。如果家长对宝宝上幼儿园有很多焦虑情绪,宝宝们也会很快感知到这种情绪,“假期综合征”不但不会减轻,有的还会逐渐加重。在假期结束前,家长们需要不止一次地引导宝宝,让宝宝们知道幼儿园也是一个让人愉快的场所,这种愉快和家人陪伴的愉快不同,是一种与小朋友们共处的愉快。
要强调一点,家长们请不要担心宝宝的理解能力,他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家人和家人之外的人对于他们的不同,也能感知到与同龄人之间嬉戏的快乐和家人的宠爱所带来的愉悦的不同,只是这里的区别需要家长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孩子对话语的理解能力要先于其表达能力。父母所有方式的表达,最终都将转换成话语的形式进入孩子的意识深处,好的话语会给孩子以正面的支持。因此,家长要相信自己话语中所存在的这种力量。
鼓励孩子的“社会化”
家长们在宝宝整个上幼儿园期间都要非常关注这一点——鼓励宝宝去承担属于他们自己的责任,培养宝宝的社会化能力。与成人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样,上幼儿园其实是我们的宝宝在步入“社会”后承担的第一份“工作”。他们的社会性也是在这份工作中慢慢发展成熟起来的。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话语至关重要,例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一家人都在认真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上班,宝宝上幼儿园,我们都很棒。”或者说“我们宝宝和爸爸妈妈一样每天都在好好工作,爸爸妈妈为你感到很骄傲呢。”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有一些负面情绪特别严重或出现一些反常行为的宝宝,在他们不想去幼儿园的背后也许还有独特的原因,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切勿强硬地逼迫孩子返园,还需要带孩子见见幼儿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接受一些心理学指导和干预,帮助宝宝早日告别“假期综合征”。
文/罗正杰 张晓鸣 (北京回龙观医院孕婴幼心理健康中心)
母乳喂养受到国家鼓励,但并非所有妈妈和孩子能满足母乳喂养的条件,有的孩子可以用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但有的孩子不能使用普通配方奶粉喂养,如过敏、早产、高胆红素血征等情况下,孩子需要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营养性贫血是宝宝体内缺乏某些造血的必需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元素等而产生的疾病。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华介绍,营养性贫血起病较缓慢,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面部轻度水肿、虚胖、肤色蜡黄、头发稀疏发黄、活动时易出现无力、不喜欢吃东西,还可伴有恶心、肚子胀、拉肚子等。
如果宝宝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及嗓音嘶哑、特殊的犬吠样咳嗽声等症状,此时宝宝可能正遭受着喉炎的困扰。小儿急性喉炎起病迅速,病情发展较快且较凶险,应及时到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就诊。
初生宝宝容易出现鼻塞,鼻塞的时候可能出现喘粗气、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有时候会影响吃奶甚至睡觉,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怎么办?新手爸妈们别紧张,来跟儿科医生学学怎么处理吧。
冬季出行污染、流感病毒较多,如何保护宝宝的呼吸道健康呢?很多妈妈选择给宝宝戴口罩,但呼吸功能较弱的婴儿甚至是新生儿,戴着口罩就会更为安全吗?
“手拉手,一家三口一起走。”幸福家庭的经典画面通常就是这样的。不过,如何牵好孩子的手,可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学步期左右的孩子,随着活动能力增加,活动范围扩大,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总是让家长很操心。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主要分为生理性、功能性和病理性几种,在小儿中十分常见,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奶后发生的暂时反流。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意外受伤也很常见。当孩子遭遇突如其来的伤害时,父母们在第一时间该如何镇定处理?平时家中的小药箱里又该常备哪些外用消毒药品?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于冬春季,儿童因免疫机制还不够完善,往往容易成为流感侵袭的对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李增清主任医师指出,流感期间,除了遵医嘱用药,家长还需做好居家护理。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不论父母,怀孕前后三个月饮酒均会增加胎儿得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