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中医堂馆 > 正文

中医之“痰” 是一个特殊的病因概念

2018-05-23  来源:大河网

5034

2AaTsQSd..jpg.jpg

长期“懒动”,津液聚而为“痰”,此类人多肥胖

        在现代人的概念中,“痰”是呼吸道分泌、由口中排出的一种黏液,但在中医学中,“痰”是一个特殊的病因概念,是一种特别的致病因素,它不同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致病因素,也不同于七情、饮食、劳逸等内伤致病因素,但又与这些病因密切相关,是这些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史欣德

  A

  “痰”能引起什么病

  古人说:“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三大重要物质,这三种物质在体内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要周流不息,如果某种致病因素导致津液流行不畅,就会产生“痰”,或称“痰饮”“痰湿”“痰涎”等。“百病多因痰作祟”“痰饮为患,十人居其七八”,可见在中医眼中,许多疾病都是由“痰”引起的。

  如风寒之邪侵犯于肺,导致肺气失于宣降,不能输布津液,津液停聚为痰,痰阻气道,会出现咽痒、咳嗽、咯吐稀白痰,甚则气喘等。

  治疗上就要选用生姜、麻黄、桔梗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类药,轻者可用“生姜红枣汤”。

  如果感受风热之邪,热煎熬津液为痰,也能致咳,但咯痰多色黄质稠,且伴咽痛。

  治疗上就要选清肺化痰药,轻者可用一味鱼腥草30~50g,水煎服,或加蒲公英30克更佳;或用中成药“鱼腥草口服液”“急支糖浆”等。

  不良的情绪也能生痰,如经常生闷气的人,或情绪压抑的人,或遇到程度比较重的精神打击,如极度悲伤等,多有咽喉异物感,或主诉咽中有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中医称“梅核气”(西医称“癔球”),认为由气郁痰凝,痰气交阻于气道(咽喉为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所致,古代就有治疗这种病证的有效名方,如半夏厚朴汤、温胆汤等。

  另外,饮食不当,也会生痰,民间有“鱼生火,肉生痰”之说,即多食鱼、肉会产生火或痰的病证。鱼与肉都是高热量食品,长期过量地进食,会出现面部红赤、起红疹脓疱、口唇生疮、口中黏腻、半夜流腥臭口水、晨起吐黏痰、肥胖腹大、血脂升高等痰热(火)之证。

  预防的方法是少吃鱼、肉,或与萝卜、海带同吃,因这些食品有很好的化痰作用,家常菜中的“萝卜排骨汤”“萝卜鲫鱼汤”“海带红烧肉”等都是搭配平衡的健康食品。

  另外,当小儿患咳嗽,喉中有痰鸣声,舌苔厚腻时,尽量不吃或少吃鱼、肉、奶油等生痰的食品,否则痰上加痰,就会加重病情,致迁延难愈。

  B

  过逸也生“痰”

  过逸也能生“痰”,因久坐、久卧不动,气机运行迟缓,津液聚而为“痰”。所以“懒动”的人多肥胖,古有“肥人多痰”之说。现在一些老年女性,退休后不工作,消耗减少,平时不注意锻炼,又不控制饮食,加上激素水平异常,会日渐肥胖,腹部脂肪堆积,食后腹胀、肢体麻木、游走疼痛、膝关节肿痛等。对这种肢体关节痛,用祛风湿、通经络的方法治疗往往乏效,因为这种病证是由痰湿引起的。

  C

  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因“痰”所致的病临床表现虽五花八门,但可以将其概括成以下两大类:

  一是看得见的痰,又称“有形之痰”,如鼻炎引起的鼻流黏涕或黄浊涕;呼吸道感染,如气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吐痰;胃炎等引起的呕吐黏液;慢性肠炎引起的大便泄泻夹白色黏液;体表或体内各种质软、不红、不痛的包块,如皮下脂肪瘤、甲状腺良性瘤、颈淋巴结肿大、卵巢囊肿等。

  二是看不见的痰,又称“无形之痰”。如:眩晕、失眠、心悸、癫狂、痴呆、中风昏迷、口眼歪斜、咽中有异物感、气喘、腹泻、四肢关节肿痛、肢体麻木等病证,都可因痰引起。这种痰的存在,要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后才能判定。

  用古人的话来概括痰:“其为害,上至癫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来去无端,聚散靡定,火动则升,气滞则盛,风鼓则涌,变怪百端,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中医治“痰”的方法很多,药物也多,效果明显,是中医的一大优势。所以遇到上述的“痰证”,不妨请中医诊治。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中医之“痰” 是一个特殊的病因概念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