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里尔大学的研究者日前发现,比起上午,在下午做心脏手术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下午做心脏手术能够与人体生物钟同步,从而减轻心脏受损的风险。
研究团队对近600名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进行考察,并记录他们500天内的医疗情况,以确认他们是否有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等主要心血管事件。这些病人中一半是在上午做的手术,另一半是下午做的。分析结果显示,下午进行手术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了50%。
接着,研究者又专门考察了其中88名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健康状况,直到他们离开医院。在平均12天的随访期内发现,下午做心脏手术的病人,心脏组织受损伤较少。研究者又抽取了这些病人中的30份心脏组织样本,基因分析结果显示,与生物钟相关的287种基因,在下午做手术的病人心脏样本中活性更高,他们的心脏收缩能力恢复也更快。
这项发表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心脏受损的生物学机制在部分程度上受到生物钟和潜在的基因控制。因此,在下午做心脏手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心脏受损的风险。(李 乐)
天气寒冷时有基础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心绞痛发作、高血压危象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体的耗氧量骤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加快心率、升高血压。
很多心脏不好的老人通常习惯在冬季心脑血管高发季节之前去医院静脉滴注一些所谓的活血、通血管的药物,但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的血管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在全球,每45秒就发生1个卒中新发或复发病例,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恩博士表示,每日漱口在消除口腔异味的同时也对人体内重要分子组织有所损伤。
中风患者病情平稳,刚刚可坐可站时,常常被积极康复的家属无论是架着还是拖着,开始了走的训练。
平时虽无症状,但高温天加上过度疲劳、情绪不好的状况下,极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治疗疼痛不仅仅要靠临床医师,还需要康复师的帮助,这是整个疼痛康复中重要的一环。
许多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开始在胸前,并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有时并没有胸痛,只是出现这些身体部位的疼痛。
血脂不正常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常需要抽血化验才能作出判断。但很多患者面对血脂检查报告时却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些指标代表的意义。
由于先心病类型复杂,具体到上述先心病每一种又各有不同的亚分型,也并非均适合介入治疗。所以,先心病患儿的家长,一定要到综合实力强、治疗手段多的专业医院去就诊。
虽然夏季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多趋向平稳,但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因此就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夏季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6月“科学”流言榜近日公布,“网传视频称杨梅被注胶”“鱼油能养护心脏”“苦瓜和鸡蛋不能同吃”“京津冀将出现‘雷达无法测量的特大暴雨’”等9大流言榜上有名。
据了解,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可以追溯到远古,由于注重全身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身心的综合康复,因此疗效安全稳定,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脏血管的代偿功能也有所退化,在进行负重的、突然爆发性的运动时,如举哑铃、拉拉力器等,心脏为了供血给运动中的肌肉,进行强力的收缩。
分析结果显示,那些每周工作时间达到55小时或更多的志愿者,与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的人群相比,前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