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年轻人中常见的心血管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在9月29日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2022-09-30 09:00:22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9月28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带队赴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督导2022年度疫苗生产巡查工作,要求相关部门有序有力做好疫苗质量监管和巡查工作。
2022-09-30 08:59:38
截至目前,全国5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超过4800家医院提供精准分时段预约诊疗。
2022-09-29 09:25:56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脏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危害人们的健康,心脏发来的“求救信号”却鲜有人关注。
2022-09-29 09:24:31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全国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
2022-09-28 09:06:47
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下肢坏死……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令人痛苦不堪,更忧伤的是,它还会诱发认知障碍,例如轻度认知损伤和阿尔茨海默病。
2022-09-28 09:05:59
据《科学·转化医学》报道,科学家创造了一种新设备,可以捕获患者家中的无线电波,以跟踪帕金森病的进展和药物的影响。这项为期一年的新研究涉及50名参与者。
2022-09-27 09:22:26
这项研究广泛发现,我们的认知舒适区在21.1摄氏度到26.6摄氏度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热量不会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当我们离开这个舒适区时,我们开始变得更加头昏脑胀。
2022-09-27 09:21:31
近年来,伴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日常饮食中过量摄入糖分的危害日益被重视。于是,以无糖饮料为代表,琳琅满目的无糖食品乘着这股风潮占领了不少人的味蕾。
2022-09-26 09:14:45
被称为“脑海中橡皮擦”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机理不清且无法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2-09-26 09:13:53
你是“早鸟”还是“夜猫子”?人类的活动模式和睡眠周期或会影响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发表在《实验生理学》上的新研究发现,唤醒/睡眠周期会导致代谢差异并改变人体对能量的偏好。那些熬夜的人利用脂肪获取能量的能力降低,这意味着脂肪可能会在体内积聚并增加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2-09-23 09:18:58
研究表明对于全身脂肪含量偏少的人,存在“健康的瘦”和“不健康的瘦”;但对于脂肪含量过多的人而言,不存在“健康的肥胖”。
2022-09-23 09:17:37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睡意”说来就来,随时随地可以做梦。他们可能正在学校、工作岗位上,因为打瞌睡而苦恼,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斌21日称,“说睡就睡”可能是一种疾病,青少年发病率较高,通常在10岁至20岁开始发病。
2022-09-22 09:30:34
老人的社交能力、运动能力都跟其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多让老人动脑,有利于保存老人的大脑认知功能。
2022-09-22 09:29:34
我国近视呈现出高发、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居于世界第一,随着近视的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随之增加,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所以近视防控刻不容缓。虽然近视被认为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可预防近视过早出现,或控制近视的进展。
2022-09-21 09:19:50
孩子换牙期,新牙迟迟没长出来的主要原因有:孩子虽然到了相应的换牙年龄,但由于各种原因,继承恒牙并没有发育到恰当的程度;牙齿萌出受到障碍,比如多生牙、牙瘤或者是其他阻碍因素;牙齿发育异常,可能是先天缺牙,或者牙胚发育异常。
2022-09-21 09:18:56
很多人寄希望于“天道酬勤”,认为每次多喝一点,天长日久就能把酒量给练出来。从自己的体验和身边人的经验来看,貌似确实有点效果,但这些其实都是身体表现出的假象。真相是什么呢?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不敢再肆无忌惮地豪饮了。
2022-09-20 09:15:59
提及青少年口腔问题,不得不关注龋病。龋病俗称“蛀牙”“虫牙”,是口腔内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龋病不但会发展成牙髓炎、根尖炎,引起剧烈疼痛,而且会导致牙齿大面积缺损,最终使得牙齿无法保留。
2022-09-20 09:15:14
舞动金秋,“好眠传中国 幸福舞起来”2022全国艺术广场舞大赛继续进行。本次大赛由泰丰生物“解郁丸”独家冠名,目前已经进行了安阳、开封、新乡、信阳、洛阳、南阳六地的城市赛。第七站周口站即将于9月17日在周口市铁路主题公园开赛,届时,周口市民将舞出秋日激情,舞出别样精彩。
2022-09-16 17:24:10
李辉萍表示,一般情况下,正常的骨盆存在7-15度的前倾角,如果前倾角超过15度,则可以定义为骨盆前倾。骨盆前倾会导致腹部核心肌群、臀肌的力量弱,而竖脊肌、髋屈肌紧张等,在体态上,则表现为凸肚子、撅屁股。
2022-09-16 09: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