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疾病防控 > 正文

心脏性猝死可防可治

2017-12-12  来源:广州日报

5034

12月10日,在2017年广州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位25岁的跑者在冲过终点后突发猝死,幸好广马医疗救护人员及时通过心肺复苏等抢救方式,将伤员救回。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目前国内心脏性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不到1%。而在日前公布的《2017心脏性猝死全国认知调研》中,一组略显矛盾的数据令人震惊:一方面,超四成受访者自认是“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另一方面,39%的受访者竟然不知道心脏性猝死是可以预防的。

调查还显示,超过94%的网友不知道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超四成网友觉得离猝死很近

所谓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据悉,目前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脏性猝死离世。

本次网络调查是首次针对国内互联网用户关于心脏性猝死的危害和防治等认知态度所进行的在线调查,共收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城市,共计12247份有效电子问卷。其中近九成受访者在18~50岁之间。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部分受访网友而言,心脏性猝死不是陌生的词汇。44%的网友认为自己在生活或工作中有过无法缓解的极度压力或疲惫感,自我判断应该被列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熬夜加班、情绪激动、高强度运动、抽烟喝酒”被网友认为“离猝死特别近”。

发生过心脏骤停 再次骤停几率高

在“面对心脏性猝死的危机感”地域排名中,广州(48%)、深圳(47%)排名最高,北京(44%)、上海(43%)紧随其后。

对于工作强度大、连续工作时长较长,自述经常熬夜的被调查者,其职业分类多集中在广告媒体、市场营销及互联网周边产业等细分行业。

很多网民会认为加班熬夜是导致猝死高发的直接原因,但对于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知晓率极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介绍,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曾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心脏射血分数过低者、心力衰竭(心脏泵出血液的能力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者、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史者、曾经发生过心脏性猝死者以及有心脏性猝死家族史者。

很多发生过心脏骤停被抢救回来或者自行恢复的人对此不以为意。张澍表示,对于发生过骤停被抢救回来的患者而言,超过一半的人可能在一年内再次发生心脏骤停。“第二次可能就救不回来了。”他提醒,这部分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早预防,早治疗。

发现有人晕倒 最该做的是心肺复苏

调查显示,54%的参与者不了解心脏骤停后黄金抢救时间是4分钟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指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心脏骤停大于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将发生脑死亡。国外数据显示,如果病人发生室颤,每延迟一分钟除颤,病人生存的几率下降10%。

发现有人晕倒,人们通常采取两种做法:叫120或背起病人往医院跑。“好心办坏事儿,这无异于把病人又往死亡线上推了一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介绍说,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对倒地患者做有效规范的心肺复苏。这次广马猝死跑者能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就得益于医生在他倒地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心肺复苏和除颤。

预防:筛查高危患者并给予有效措施

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当猝死发生时患者会失去意识,无法自救也不能求救,因此预防显得至关重要。调查结果发现,大众对于心脏性猝死的防治知识了解远远不够,39%的受访网友不知道猝死可以有效预防。

王景峰提醒,除了熟知急救常识,对于心脏性猝死,预防非常重要,筛查高危患者,并给予有效措施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首要环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王景峰表示,预防心脏性猝死,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最后一道关卡。然而调查显示超过94%的调研参与者不知道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预防心脏性猝死。

“猝死高危患者安装ICD相当于在身体内安置了一台除颤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介绍,ICD大小如火柴盒,埋于患者左胸皮下,可以实时感知患者的心跳。如果发现患者心脏骤停,ICD一般在20秒以内就可完成除颤,成功率高达99%。

华伟建议,高危患者都应植入ICD以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尤其是已经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全媒体记者王婧、任珊珊)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心脏 猝死 治疗 责编:赵惠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心脏最受累,8个守护神保护心脏

    英国《每日邮报》刊文总结“保护心脏的营养素”,我对此进行详细解读,教您用好心脏的营养“守护神”。

  • 别误会!这7种胸痛不是心脏病

    美国《健康》杂志采访多位资深心脏病专家后指出,有7种情况引发的胸痛虽非心脏病所致,但也要谨慎处理。

  • 查出心脏扩大怎么办

    其实,心脏变大未必是心脏本身出了毛病,可能是由其他疾病造成的。发现这一情况,应先积极寻找原因。

  • 空气污染伤心脏风险与血型有关

    在接触高浓度的空气污染时,心脏病发作风险会有所增加,但增加程度与血型有关。与O型血人群相比,A、B或AB型血人群在严重空气污染情况下,心脏病发作或胸痛的可能性更高。

  • 眼底和心脏有关吗?

    视网膜上的一些变化能反映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从眼睛的血丝分布、充血情况能分辨一个人的心脏负荷。

  • 常用漱口水增心脏病风险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恩博士表示,每日漱口在消除口腔异味的同时也对人体内重要分子组织有所损伤。

  • 孩子吃绿叶菜可预防心脏病

    摄入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白菜、生菜和橄榄油)最少的青少年,心脏左心室增大的概率是正常青少年的3倍。

  • 一项研究显示:“心碎”伤害如同心脏病

    研究显示,心碎不仅是一种文学比喻,而且是一种病症,确实会损伤心脏。这种损伤是长期,可能无法逆转的损伤

  • 研究者发现:感恩的人心脏功能好

    越有感恩之心的病人情绪越佳,睡眠质量也更高,自我效能强,其炎症程度也较轻。研究证明:炎症通常会导致心力衰竭恶化。

  • 人到五十 心脏老十岁

    在每10名50岁以上的英国男性中,就有1人拥有60岁老人的心脏。这意味着致命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死亡年龄可能会提前10年。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