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你肯定听说过,那是操劳家务经常出现的手部疾患——腱鞘炎。然而,如今腱鞘炎已经不是妈妈们的“专利”了,它有了一个新俗称——手机手。生活中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打游戏、刷微信、网购……手指不停地滑动,一些人感觉大拇指根部开始发酸、疼痛,指尖活动渐渐没那么灵活,这就是腱鞘炎找上门了。
腱鞘炎不再是主妇“专利”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刘丙立副主任医师介绍,肌腱是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纤维结缔组织,腱鞘是套在肌腱外的滑膜管,具有维持关节正常弯曲和肌腱滑动的功能。当重复、高强度活动时,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便会发生损伤性炎症,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称之为腱鞘炎。
腱鞘炎好发于家庭主妇,家庭主妇每天做家务,手指、手腕经常重复一些动作,容易导致腱鞘炎。此外,一些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人群,如打字员、器乐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人群,因手腕、手指反复使用,也容易导致腱鞘炎。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很多电脑操作变为手机操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此出现腱鞘炎,使得这一疾病不再是家庭主妇和特殊职业人群的专利。
腱鞘炎有哪些症状?
刘丙立说,如果患上腱鞘炎,患者一般会出现屈指不便,尤以早晨最为明显,但活动几下即有好转;局部有压痛和硬结;严重时可产生弹响(也被称为“扳机指”),患指屈而难伸或伸而不能屈。
治疗:让手指多休息
腱鞘炎的治疗,一是局部制动,简单说,就是让手指休息,少玩手机、少做家务,这种治疗方式主要针对轻微腱鞘炎。二是药物治疗,针对中度患者,主要是消炎,用一些外用药缓解疼痛,若药物治疗不能缓解,可以考虑打封闭。三是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这些人可能连拿碗都没有力气,医生会把腱鞘空间里多出的东西切除,让腱鞘空间恢复到宽松的状态,就是手术治疗。
警惕新生儿拇指腱鞘炎
刘丙立说,需要提醒的是,腱鞘炎并不是成人的专利,小朋友先天性腱鞘炎也需要警惕。虽然拇指腱鞘炎是小儿较常见的疾患,特征明显,但在患儿刚出生时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新生儿双手都是攥着的,很多时候就是一对小拳头。家长要趁孩子伸展双手时仔细观察,若发现小儿拇指绞索在屈曲位不能主动伸直时,就应该警惕,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先天性的腱鞘炎是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延误治疗会对拇指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出现畸形。并且小儿拇指腱鞘炎有自愈的可能,因而在发现的早期可以通过给孩子做按摩或用夹板将拇指固定于伸直位,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及早手术。
“虽然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我们的娱乐方式,但是也要坚持适度原则,尤其是关灯玩手机更加不可取。值“世界青光眼周”之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头颈康复中心主任、眼科主任王霞提醒。
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去年12月,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5.69小时,比2017年增加1个小时。每天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常态,但这种生活方式却与健康相背离。
近年来“小眼镜”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同时,国家卫健委提示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高发的主因之一,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不少家长会奖励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等带有屏幕的电子装置或者罚他们不许接触这类装置。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奖惩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更容易让孩子们对这些装置着迷。
春节将近,聚餐增多,人们的“饮酒量”也跟着涨了上去。不少人餐后习惯以喝茶来消食,认为大量饮茶能解酒。其实,这种做法会伤身。
“医生,我膀子痛,晚上痛得睡不着,贴了膏药也不管用,是不是得了‘五十肩’啊?”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门诊,主任医师万丽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肩膀痛得晚上都睡不安稳,只能前来就诊。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重度使用智能型产品玩电子游戏的儿童,脑部“纹路”出现了变化。数据显示,每天用这类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的9至10岁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面的皮质,负责处理感官信息。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孩子如果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终端电子设备的时间超过一小时,会伤及心理健康。时间越长,伤害越大。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孩子如果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终端电子设备的时间超过一小时,会伤及心理健康。时间越长,伤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