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 姚沛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碰到一些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就发火,有些人看似温文尔雅,平时并不易怒,却在某些小事上显得暴怒异常。人们总是说性格暴躁与“肝火旺盛”有关系。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管是儒家还是道教、佛教,都教导人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少欲戒怒。因为性格暴躁,情绪波动较大,对身体不好,常成为一些疾病的诱因,且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而中医所说的“肝火旺盛”,是一种病态表现,可出现于脾气暴躁的人,也可出现于脾气温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性格的反常。而脾气暴躁则是对一个人性格的描述。因此,两者不能等同。
中医对“肝”如何定义?
中医的肝,与自然界中春气相通,就像树木一样,扎根于地下并向上生长,具有升发调达的特性,不容易被屈服,也不容易被折断,性格顽强刚烈。早在秦汉时期,中医经典就提出“肝”为人体的“将军之官”,具有藏血、调节气机、帮助消化、促进女子排卵、男子排精等作用,宜顺之不宜折之,宜柔之不宜伐之。若人体的“将军”被激惹,人体相对处于一种病态,就像国家失去将军一样,心、脾胃、肺、肾等脏腑就会发生叛乱,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失眠、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心慌胸闷、胁痛、腹胀、便秘,及女子月经的紊乱、不孕等,甚至出现性格的改变,如性格暴躁等。这时,我们运用一些疏肝柔肝的药物,让我们的“将军”继续为我们镇守边疆,这些症状就会好转。
脾气不好是“肝火旺盛”?
中医认为,肝脏的病变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多种证型,一旦发生“肝”的病变,切忌病急乱投医,不分青红皂白乱吃药,非但不利于身体康复,反而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加重原有病情。肝火旺盛,就是中医所说的“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具体表现为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胸闷,胁肋部疼痛,面部潮热,头晕头痛,舌红苔薄白,脉弦等,而我们所说的“脾气不好”,仅仅是这些症状中“心烦易怒”的表现,不是“肝火旺盛”!
情绪影响着身体的健康!
现代医学亦研究认为,许多疾病与“脾气不好”密切相关。胃肠道最能表达人体情绪的反应,一旦人体遇到紧张焦虑,就会出现胃痛或腹泻;压力过大的时候,多数人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如出现胃口差、腹泻、便秘等症状。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随时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这些疾病或直接或间接与情志异常有关。
脏腑与人体情志关系密切,中医讲的“脾气不好”,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说法。急躁多怒,气血运行加快,肝气上冲逆乱,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的表现,与肝关系密切;心情过度喜悦,心血运行迟缓,痰浊、血液容易阻滞脉络,引起心神涣散、心悸失眠、甚至晕厥的可能,乐极生悲,范进中举都是很好的例子;思考过度,精神过度紧张,就会出现食欲不振,长期饮食不协调就会伤及脾胃之气,引起脾胃的损伤;过度悲伤,意志消沉,会出现精神淡漠,气短懒言,久而久之会引起肺气的耗散;惊恐过度,使肾气不能固摄,可出现生殖机能障碍,如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甚至二便失禁的情况,我们经常会听到惊恐过度“二便失禁”的例子。
如何调节自己的脾气呢?
顺应自然规律,按时劳作,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过强的欲望及情志刺激,能调节情绪。另外,饮食、生活上的也能调节脾气。
中医饮食方面:
平时可以多吃具有疏肝理气、清肝泻热、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萝卜、佛手、苦瓜、绿豆、芹菜、山楂、白菜、芡实、山药、大枣、扁豆等,平时应戒烟限酒,忌食辛辣的食物。
也可以食用一些药膳,比如萝卜粳米粥,决明子粥,栀子仁粥。
除了从饮食药膳改善还可以从针灸来改善。如针刺或手法按摩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大敦穴、期门穴、曲泉穴等穴位来改善症状。
生活上应注意以下方面:
1.转移情绪,培养兴趣爱好;
2.憧憬未来,充满生活希望;
3.向人倾诉,解开心理上的郁结;
4.宽以待人,尽可能原谅别人的过失;
5.淡泊名利调整心态,合理饮食,积极的面对生活,学会自我减压。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是1.22%。
暑天高温天热,人也容易气急上火。而现实生活中,不良情绪诱发心脏病的例子不少,公交车上年轻人没给老人让座,致其气急心梗……当人情绪激动时,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血压上升。此外,情绪不好的人容易失眠,会对心脏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暑天高温天热,人也容易气急上火。而现实生活中,不良情绪诱发心脏病的例子不少,公交车上年轻人没给老人让座,致其气急心梗……当人情绪激动时,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血压上升。此外,情绪不好的人容易失眠,会对心脏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肤质越来越差、气色越来越糟、额头还有了细纹……出现这些问题时,你可能首先想到“重金”换大牌护肤品,或是再多贴几张面膜。但这些思路或许都不对,其实根源可能在于——你的肠道。
生活中时常听到“脾虚”“脾气虚”“调理脾胃”,该如何理解呢?脾脏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帮助身体将摄入的食物和水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此来滋养身体,维持着身体日常的代谢。
几场春雨之后,草木全绿了,一派欣欣向荣、阳气升发之气。中医认为,“肝者,通于春气”,春季是养肝保健的好时机,需顺应其向上、向外、舒展等季节规律,在生活上不宜与其相悖,否则就会伤肝。
人们常说女人容易发脾气是肝火旺。不过,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唐梁医师指出,很多脾气不好的病人脉象都很弱,而并非肝阳上亢的弦脉或滑数脉,也无口苦胁胀胁痛的表现。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经常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对一些细节特别坚持,比较难缠。其实,这类孩子并非故意捣蛋,只是他们属于高敏感儿童。
今年60岁的李阿姨平时身体不错,性格也算随和,但是近半年来家人总感觉她脾气特别差,稍有不顺之事,就爱发脾气。儿子便带着她到医院体检,通过详细的问诊发现,除了爱生气之外,李阿姨还时不时有左胸部不适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碰到一些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就发火,有些人看似温文尔雅,平时并不易怒,却在某些小事上显得暴怒异常。人们总是说性格暴躁与“肝火旺盛”有关系。然而,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