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空气的侵袭,申城的气温不断下降,由寒冷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来,脑卒中病人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当血管遭受寒冷刺激,导致收缩痉挛,会引起急性脑血管病高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龙宣教授强调,脑卒中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3~4.5小时内,通过溶栓药物或手术早期开通堵塞的血管是决定中风病人生死的关键。
12月至次年2月
脑卒中发病多
俗称“中风”的脑卒中,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一致死病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有130万,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而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2月份,通常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气温骤降的时候,特别是气温下降超过10℃,那么急性脑中风的患者会大幅度上升。此时重症病人增多,表现在起病突然,病情急且重,脑出血量大,或是脑梗塞的面积大。”李龙宣主任解释说,这是因为脑血管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而这些人本身年龄偏大,对气温的变化身体来不及调整,当血管发生强烈痉挛时,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破裂就变成脑出血。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患者,如果本身有血栓的话,那么血管痉挛时,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堵塞在大脑的血管,就会发生脑梗塞。
全流程提速
赢得宝贵抢救时间
“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李龙宣主任说,人的大脑有100亿多个脑细胞,这些细胞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只要缺血时间超过5分钟,就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成批死亡,且不可再生,可导致后遗症。因此,卒中发生后,每抢先1分钟,就可能挽救数百万计的神经细胞。
为此,李主任带领神经内科团队,与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合作,建立了“公利医院神经内科—120急救绿色通道”微信群,实时掌握尚在转运途中的患者病情及到院时间,提前做好各项急救准备,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真正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最大程度缩短抢救时间。
为了优化脑血管病患者的急救流程,完善神经功能快速评估,缩短患者从跨进医院大门到溶栓药物开始使用的时间,李龙宣主任多次组织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神经科等多科室进行协调,期望最大程度地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如今,从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到动脉取栓的救治通道,从急性期抢救到恢复期的康复指导,从脑血管造影进行血管评估到脑动脉狭窄闭塞的支架治疗,都已建立了成熟的救治体系和完整的序贯治疗框架。
丰富治疗手段
创造血管再通机会
目前,静脉溶栓是国内外公认治疗脑梗的最有效手段。3个小时内是脑梗治疗的最佳时间,约30%的患者能完全恢复;能在4.5小时内溶栓的患者,效果也还不错;超过4.5小时,就要做血管内介入治疗;一旦超过6小时,基本只能进行保守治疗,恢复情况无法估计。
“众所周知,对于脑动脉闭塞,静脉给药溶栓的抢救时间窗很小,一般要在4.5小时内用药才能有效。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在发病2~3小时内到达有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并且医院需要建立‘绿色通道’,在1小时的黄金时间内为患者做完所有的检查评估并给药。”李龙宣坦言,目前国内只有不到3%的患者有条件进行溶栓治疗,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留有后遗症,影响日后生活质量。
李龙宣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永不停留,积极寻求开拓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为了提高学科在脑血管病方面的综合急救水平,他率先垂范,远赴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白天参加病例查房讨论、手术操作,晚上作经验总结、撰写论文,把最新的观念、最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来。
除了规范的药物干预,包括缩短急性期静脉溶栓时间窗外,还开展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为更多的病患赢得了血管再通的时间和机会,将治疗时间窗延长至6—8小时,为无法静脉溶栓的患者带去了新的希望。
11月28日,“福彩公益金救助视觉通路与脑卒中筛查防治项目”启动仪式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该项目由郑州市财政局划拨专款,郑州市二院具体实施
目前,我国包括河南的脑卒中救治存在低覆盖、低救治、低辐射的现状,我国超过98%的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国际标准的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为60分钟以内,但我国该时间是发达国家的近两倍。
肥胖的确也是脑卒中发病的诱因之一,甚至在治疗的过程中,用药的效果都会因为病人的肥胖而打折扣。
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国首台移动卒中单元,下沉基层、辐射周边,开启了一次“移动脑卒中诊疗”进村入户的高端便捷医疗服务新模式。
脑卒中,尤其是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致死原因,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昨日上午,市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推进会暨首届脑卒中防治高端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刘涛表示,焦作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大力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为建设健康焦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贡献。
许予明:通过河南省脑卒中防治中心专家现场考核、评审,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今年1月被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命名为焦作市脑卒中防治中心。杨吉喜:市卫生计生委对于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探索慢性病防治新途径、推进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病协同防治水平。
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至17倍,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增加致残率、死亡率。
2012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承担全市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与此同时,该院申请参与了2项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综合干预适宜技术推广暨临床科研项目”,帮助老百姓保持脑血管健康,减缓脑卒中发病势头。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心血管病论坛上传来喜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富梅被授予2017年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称号。 2012年,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国家卫计委确定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承担全市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
7月9日, 河南省脑卒中防治中心、质控中心专家团一行来到西平,就脑卒中防治等医疗课题进行调研。
为进一步深化“健康卫东“创建工作内涵,有效降低辖区群众脑卒中发病风险,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从5月4日起,蒲城街道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东高皇乡卫生院,在辖区集中开展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检查活动。
研究发现,因离婚或丧偶而独自生活的人,不论男女,脑卒中的风险都比没有经历此种变化者高。因离婚或丧偶而单独生活的男性患脑出血的风险要比没有此种经历的男性高48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经3年多艰苦攻关首次发现,脑内一种名叫caspase-3的分子,一旦被激活,不仅在人的脑卒中发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