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众多 专家呼吁立法保障罕见病防治

2019-0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5034
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众多专家呼吁立法保障罕见病防治

  第三届中国罕见病立法前沿论坛举行。 孙国根 摄

  罕见病多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且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一般无有效治疗方法。因为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罕见病总患病人数其实不少。

  记者10日获悉,在第三届中国罕见病立法前沿论坛上,来自法学、立法、司法、医学、公共政策、公益领域的理论和实务专家全面解析英、美、德、澳等国的罕见病药物支付模式和价值取向;深入探讨中国罕见病概念及保障机制。

专家李定国教授、邹荣教授出席论坛。 孙国根 摄

  专家李定国教授、邹荣教授出席论坛。 孙国根 摄

  与会专家认为,罕见病的防治问题绝不仅仅是医院、医生、药物的事情,它与全社会紧密相连,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立法是罕见病防治和保障的必由之路,顶层设计非常重要。

  罕见病是指流行率低、很少见的疾病,迄今没有关于罕见病的确切定义。世界卫生组织也只是笼统的将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至1‰之间的疾病纳入罕见病或病变的范围。目前,已确认的罕见病约有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约有80%的罕见病由遗传缺陷引起,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发病。迄今,仅有约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药物。

  罕见病患者是一个亟待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据了解,长期以来,罕见病治疗和患者生活保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盲点,即使在医务界,绝大部分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缺乏治疗经验和研究,对患者束手无策;多数罕见病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更是了解甚少,不知如何正确治疗;多数罕见病无治疗药物,患者无药可医;有治疗方法的罕见病药物价格昂贵,未能进入医保或商业保险,患者家庭无力承担;病患长期在家,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缺乏就业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部分罕见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生活艰难;更重要的是罕见病患者存在社会融入困难。

  与会专家呼吁,立法可使罕见病在防治和保障领域的法律定义进一步清晰化、医疗保障进一步明确和扩大,药物开发及权益也将获得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撑。

  目前在诸多方面的努力下,罕见病的防治和社会保障情况有了积极的变化,如,部分省市已出台法规或条例,将部分罕见病检测、筛查列入了医保范围;全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个别罕见病已为社会所广泛认知;社会组织关通过各类慈善和公益活动关爱罕见病群体;部分医院开设了门诊及联合门诊,培训医生或罕见病专家团队,支持罕见病的检测、筛查、诊疗、康复;有些研发机构等正着手开展相关罕见病药物在中国的落地的工作。

  与会专家一致希望,在明确罕见病概念和范围的条件下,采取多方支付,由个人、社保、财政专项资金、社会救助、慈善、商业保险共同出力或许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上海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会长黄国英教授认为,虽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近年来开展了许多对新生儿、儿童罕见病的诊疗、康复和关爱工作,但医院的能力所及远远达不到病患社群的要求。 在罕见病医生缺乏,多数罕见病还没药可治,罕见病治疗药费高企的状况下,医院需要更有力度的支持。 (孙国根 陈静)


文章关键词:专家 立法保障 罕见病防治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消毒酒精如何存放才安全?专家释疑

    现在,不少居民家中备有消毒酒精,这些酒精该如何使用、如何存放?记者采访了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教授李聪,她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和饮用水深度处理。

  • “糖友”小便泡沫多?听听专家怎么说

    糖友老张最近发现夜尿增多,尿液中时常会有泡沫,并且泡沫久久不能消失。开始并没有在意,观察了两个月仍然没见减少。小便这么多泡泡,会不会是肾出了问题,得了什么病?老张是越想越害怕,越害怕思想负担就越来越重,随后,来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行咨询。

  • 全力保障复工复产!河南省建筑医院专家走进工地

    2月27日下午,河南省建筑医院体检中心张慧主任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语气急促而焦虑的问道:“你们能到工地去体检吗?”组织过多次体检的张慧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诉求。

  • 专家提示:儿童不好动也可能是"多动症"

    目前疫情期间,大部分孩子都在家中上课,家长也可以有更多机会观察到孩子上课的状态,加之平时老师对孩子的反馈,如果对孩子的注意力状况有疑问,建议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如确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让孩子取得其该有的学习成绩。

  • 共餐还有这些风险?看看专家怎么说

    “尽管胃癌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之一,根除其感染能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潘凯枫日前告诉记者。

  • 专家提醒宝宝说话晚需警惕

    语言发育是家长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家宝宝说话晚”这样的情形尤其会让家长们纠结。看着小区里别的宝宝早已经会说话了,自家宝宝却连“爸爸、妈妈”也不叫,真是着急,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带宝宝来就诊的主要原因。

  • 专家提示:眼皮跳可能是疾病征兆

    眼皮跳是个常见的事,很多人眼皮一跳,就会在心里默念“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眼皮跳虽不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但在神经内科和眼科医生的眼里,却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

  • 专家解析:淋巴瘤的这些误区,你信了吗?

    近年来,淋巴瘤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且仍逐年升高。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它是分类最复杂的肿瘤之一,让很多人闻之色变,认为是不可治愈的。

  • A型血更易感新冠病毒?专家:科学依据尚不充分

    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大、武汉中南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8家单位的最新研究显示:A、B、O、AB血型与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关联。这也是该领域的首份研究。具体来讲,研究认为,O型血对新冠肺炎相对不易感,风险较低;A型血对新冠肺炎相对易感,风险也较高。该研究论文《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ility》于当地时间3月17日刊发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尚未经同行评议。

  • 专家支招: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居家运动怎么做?

    延期开学期间,孩子们除了参与线上教学,居家生活也离不开体育锻炼,尤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而言,积极主动的身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其骨骼肌生理功能,促进血管健康,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预防肥胖,促进高水平的心理、认知和社交能力发展。

慢新闻

湖北省卫健委辟谣“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未发布此信息 湖北省卫健委辟谣“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未发布此信息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