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汤方有助减少慢性咳喘病急性发作次数。
一到冬天,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患者容易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中医师刘琼说,上面这几种呼吸道疾病可归入中医的慢性咳喘病,由于好发于冬季或受凉后易加重,中医也将之归入“冬病”之列。
而“冬病夏治”是中医的治疗特色,是指在夏季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内服外治温补阳气、活血通络,以预防慢性咳喘病在冬季的发生或加重。处于缓解期的虚寒型慢性咳喘病人,一受凉、特别是入冬就容易咳或喘,不妨在三伏天抓紧试一试吧——
外治法:
敷贴沐足温经活络
“慢性咳喘病冬病夏治可分外治和内服法。”刘琼介绍说,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抓住夏季自然界和人的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来温补阳气,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外治法有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沐足等方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的时间多选在气温超过30℃的日子,一般是三伏天各治疗一次。今年的三伏分别在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初伏已过,不过病史较长的虚寒型慢性咳喘病人,可考虑在三伏天前后一两周增加敷贴次数,以进一步提升机体阳气。但皮肤过敏者应格外留意,适当减少穴位贴敷的时间,以免引起皮肤不良反应。
刘琼建议,除了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治疗,处于缓解期的虚寒型慢性咳喘“老病号”,还可以适当可选用艾叶、桂皮、生姜等药材各15~20克煮水来沐足,以助温经活络。
内服法:
“对号入座”试试食疗
慢性咳喘病冬病夏治的内治法包括汤药治疗、中成药、夏季膏方、食疗等。
岭南地区四季多湿,刘琼建议慢性咳喘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汤药、中成药、夏季膏方、食疗等内服法进行治疗。据她介绍,临床上,口服汤药多选用具有温阳活血、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及中成药帮助扶正固本;而夏季膏方是通过清补的方法来提振阳气、祛除寒湿,帮助强身健体、减少慢性咳喘病急性发作次数;食疗则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和表现来拟定食疗方。
刘琼结合临床慢性咳喘患者较常见的咳痰、喘、肿等症状推荐了以下几种食疗法,有相应症状和表现的患者不妨“对号入座”试一试——
以咳痰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咳嗽病人:
如果咳出来的痰又白又稀,可以取陈皮、白萝卜、杏仁、枇杷叶、茯苓等食材各用10克煮水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二三味煮水喝。
如果咳出来的痰变得又黄又粘,可以取薏苡仁、冬瓜仁、杏仁、枇杷叶、浙贝母等各用10克煮水喝。不过,一般出现黄痰时,多数是慢性咳喘病急性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以气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咳喘病人:
可以选用蛤蚧、核桃肉、鹧鸪、冬虫夏草、五指毛桃等食材温补肺肾,纳气平喘。比如,可煲一道鹧鸪山药汤:
材料:鹧鸪1只,山药250克,猪肉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鹧鸪、山药、猪肉洗净后同时加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炖至烂熟后食用。
作用:对缓解期的咳喘病人,鹧鸪山药汤有助健脾益气。
伴有双下肢浮肿的慢性咳喘病人:
这类病人出现双下肢浮肿,常是肺心病的表现,在积极求医的同时,可以试试“五皮饮”:
材料:选生姜皮、茯苓皮、陈皮、大腹皮、桑白皮各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上述五种皮加入适量水同煮30分钟,放凉后可根据个人喜好加蜂蜜调味服用。
作用:有助利水消肿、行气化湿。
立冬以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脑血管介入中心、危急重症科收治了多名脑卒中(脑中风)患者。其中一名34岁的女子,因患有高血压又没规范服药,导致颅内严重出血,不得不开颅进行治疗。
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主宰着人的生、长、壮、老、死等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介绍,冬季补肾,不妨可以试试苁蓉巴戟茶。
寒冬来临,热水袋、暖宝宝等成为不少家庭的取暖“法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医生袁心刚提醒,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谨防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萝卜和姜,是很多家庭菜篮子里常见的两种食材。民谚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说法。这些说法有道理吗?到底该怎么理解?广医二院番禺院区中医科郑艳华副主任中医师从中医的角度解读如下。
前段时间降温明显,记者走访发现,到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加,一些患者反映,原本吃的降压药很有效但最近血压开始波动了,也有患者反映本来并没有超标,最近发现血压升高了。这些症状是不是跟气温下降有关呢?
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江霞介绍,当归的药性为甘、辛、温。当归广泛用于女性的调经、补气血、润肠、美容等方面,在临床上使用率高,所以有“十方九归”的说法。
我们经常把冬天与皮肤干燥、起薄皮和颜色苍白联系在一起,但却没有意识到寒冷的天气还会加速衰老的迹象。美国一家文摘杂志网站近日分析了冬天老得快的原因。
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主宰着人的生、长、壮、老、死等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对读者推荐了一款苁蓉巴戟茶,不妨试试。
王阿姨是个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平时主要依靠自己在家监测血糖,随着天气变冷,王阿姨又遇到了多年的老问题,采血时手指血量总是太少,有时甚至要挨两针。
俗话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泡脚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养生方法,但很多人只是把脚放在温水中浸泡,这并不会有养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