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所生孩子接受母乳喂养,母亲在晚年患心脏病的几率就较低。
研究还发现,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对母亲心脏健康的保护作用就越强。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为母乳喂养的长期健康益处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因此应鼓励母亲尽可能让孩子接受母乳喂养。
以前已经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女性患产后抑郁症和某些癌症的风险。母乳喂养还可以帮助母亲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调节血糖,而这些益处可能与母乳喂养的母亲体内催乳素水平较高有关。
最近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催乳素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而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母乳喂养对心脏病风险的长期保护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为了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雅典大学的研究人员测量了绝经后女性的心脏和血管健康指标与她们的母乳喂养史之间的关系。
在调整了包括体重、年龄、胆固醇水平和吸烟习惯在内的其他心血管健康风险因素后,研究结果显示,让孩子接受母乳喂养的女性患心脏病和心脏病风险指标的水平明显较低,而这种影响在母乳喂养时间较长的女性中更为明显。
研究人员指出,该项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不过,这只是一项关联研究,以后如果能证明母乳喂养为何具有保护作用,那么除了已经证明的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她们的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健康都有好处之外,女性将有更多的理由去让她们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
文/曹淑芬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是女性的常见问题,该怎样预防?遇上这些问题又该怎样办呢?
大多数药物都能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转运到乳汁中,若连续地通过乳汁摄取药物,可能会对宝宝产生影响和危害,尤其是新生儿的肝脏代谢功能、肾脏排泄功能均未完善,且缺少与代谢相关的酶,故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易产生毒性作用。
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更易患心血管疾病。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杂志上报告,人类祖先的一个基因失活可能是导致人类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2019年8月1日-7日是第28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宣传主题是“助力父母,成功母乳喂养”。母乳是小宝宝最好的“口粮”,越来越多的宝妈开始坚持母乳喂养。
新妈妈产后缺乳或少乳,是一种常见现象。乳汁的形成和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的供给、乳房的发育、催乳素的分泌、精神因素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异常,均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或缺乳。新妈妈可从饮食、喂养等几个方面着手调理。
母乳喂养,是宝宝妈们一项重要而艰巨神圣的任务,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就更为不易。职场妈妈在产假结束后,如何继续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呢?
在门诊中,时常有妈妈反映,在哺乳过程中出现乳房一边大一边小的情况,有的甚至差距越来越大,即使穿上衣服也能看出两个乳房明显的大小差异,对此很多妈妈忧心忡忡。今天就跟妈妈们讲讲,母乳喂养喂成“大小奶”该怎么办。
母乳喂养对女性健康有益,包括降低患心脏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12月13日报道,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母乳喂养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母亲,其肝脏脂肪含量可能更少,患肝病的风险也更低。
“老广”爱吃会吃,最爱问“吃什么能防病或治病?”还真的有!省名老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指出,比如亚健康人群等四大人群,就能通过每天吃膏来调养保健,功效长达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