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传统,北方多用芦苇叶,而南方则用箬叶。
箬叶拥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其特殊的防腐作用也是粽子易保存的原因之一,气味芳香,闻之如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箬叶除了主要做粽子叶,其实还是一味中药,其叶入药,性寒味甘、归肺肝经、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小便不利,喉痹,痈肿。
粽子叶的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的7~10月份,在当年端午节之后。也就是说,当年包粽子用的几乎都是上一年产的粽子叶。由于受地域、保存、运输等环节影响,迄今尚无办法保证粽子叶的颜色长期不变。
因此,一些不法商家会使用化学手段,将老粽叶加工返青。“返青粽叶”包制的粽子与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相比,颜色更加嫩绿鲜亮。
一些生产粽子的作坊为提高产品卖相和节约成本,使用硫酸铜对干粽叶进行染色,有的作坊甚至会使用价格低廉的工业硫酸铜。工业硫酸铜,里面的重金属含量很多,比如说铅、汞、砷等,这些重金属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那么如何分辨“返青粽叶”呢?
1.把粽叶在水里稍微煮一下,观察汤水的颜色。新鲜的粽叶煮出来的水,明显就是一种枯黄的感觉;而硫酸铜处理过的粽叶泡完水之后,实际上是硫酸铜的绿色。
2.在“返青粽叶”的汤水中,丢入一枚银白色铁钉。铁钉5分钟后,会变成了黑色。铁钉的主要成分是铁,铁遇到硫酸铜,会发生一种置换反应,把里面的铜离子置换出来。因此,这个铁钉外面浮了一层铜。
《风土记》记载:“端午仲夏,端者,初也。”也就是说,过了端午,才算是真正迎来盛夏。端午节时,给门上挂一束艾草,拎着一网兜粽子访亲探友,目之所及、鼻端所闻,便是一个正在徐徐铺展开来的夏天。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你有没有注意到,粽子已经“活跃”在你的餐桌或是眼前。红枣粽、蛋黄粽、腊肉粽……各种口味的粽子,让你欲罢不能。但是,吃粽子也有讲究,什么时候吃、怎么吃、哪类人群应少吃,各种注意事项的背后,都在强调科学饮食。记者昨天专门采访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专家,为你科学食粽支招。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正如中医所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可以利用大自然旺盛的阳气来调养体内的正气。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中都蕴藏着古人养生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端午习俗中的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