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副主任医师赵莎
关于疫苗,家长们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接种疫苗后宝宝会发热?
疫苗是将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制作而成的生物制剂。对受种者来说疫苗属于“异物”,接种疫苗其实就是一个模拟自我感染的过程。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发热。
1.接种疫苗24小时内出现发热。
2.发热温度不超过38.5℃,发热持续时间1~2天。接种减毒活疫苗出现发热的时间比接种灭活疫苗稍晚,如接种麻疹、乙脑等减毒活疫苗后5~7天可能会出现短暂发热,1~2天可退热。
3.伴有头痛、烦躁、哭闹等不适,或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一般1~2天可自行消失。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接种疫苗的轻微反应,家长们不必太担心。适当休息,加强观察,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多饮水,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建议暂时不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但当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以下情况,家长们要特别重视:高热(39℃~41℃)、超高热(超过41℃);发热持久不退,特别是3月龄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接种后数天出现高热;伴有腹痛、腹泻、呕吐、抽搐;伴有精神状态差、排尿少;伴有严重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据中国妇女报
日前,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快国产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推动HPV疫苗供应企业合理制定价格。
记者4月14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获悉,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许可,相关临床试验同步启动。
在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就研发攻关进展等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日前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备”。在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背景下,这一表态备受关注。
疫情期间孩子疫苗如何接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儿童疫苗接种前家长可拨打预防接种证上预留的联系电话进行预约,并主动如实告知儿童近期旅居史及孩子的身体状况。实施错峰预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2019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疫苗和公众健康直接相关,涉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和一般药品相比具有特殊性。
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8年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本月1日起,广东省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采用“2剂三价脊灰灭活疫苗(IPV)+2剂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替代“1剂IPV+3剂bOPV”。
发烧、嗓子痛……现在已进入流感高发季,越来越多的人被流感击中。对于流感,接种疫苗是个有效的预防手段,但是没来得及接种的人,如今再去接种,还来得及吗?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2月12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疫苗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开始施行。作为我国首部有关疫苗管理的专门法律,疫苗管理法在疫苗研制、注册、生产、批签发和流通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