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刘磊 通讯员 闻春波)“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时,我一度陷入绝望,多次想过自杀……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下,我选择了坚强!”乐乐(化名)妈妈的分享,触动着众多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也让他们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第十二届世界自闭症关爱日活动
3月30日上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举行的自闭症关爱日活动上,乐乐妈妈分享了她带孩子康复治疗的心路历程。
乐乐妈妈说,两岁的乐乐被诊断为自闭症时,她一度陷入绝望,多次想过自杀。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最终选择了坚强,带着孩子赶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付出得到了回报,乐乐开始开口说话,并从一个月叫几次妈妈,到现在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她后面叫个不停。“孩子每一点小进步,都是给我的大惊喜!”
4岁自闭症孩子星星(化名)在郑大五附院9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已回归正常生活轨道,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星星爸爸最大的感触是:坚持!在他看来,自闭症的治疗是个艰难漫长的过程,每个家庭都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精力和财力,经受巨大的精神考验,这一路上,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
“目前,大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存在着诸多误区。”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恩耀看来,自闭症群体最大的障碍是难以融入社会,而公众的误区则使他们融入社会难上加难。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副部长霍好民
当日活动上,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副部长霍好民说,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诞生,就会产生一个自闭症家庭,每个自闭症家庭都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
自闭症的病因目前仍然是谜,核心症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不容易治愈,但通过及时正确的行为康复教育,许多自闭症儿童能够具备社会交往能力,很好地回归社会生活。
“自闭症患者需要一个全纳的社会,需要社会创造条件来接纳他们,使他们融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李恩耀说,今年自闭症关爱日的主题就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服务自闭症儿童的队伍中来,与自闭症患者及家人一起行动,推动人们增强意识并提高认识,消除歧视与偏见,不放弃,不抛弃,真诚携手,为孩子去创造一个有尊严、有品质地生活。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郑鹏远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郑鹏远称,2018年11月,郑大五附院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原儿童自闭症康复联盟”,这一全新的医联体合作模式标志着河南自闭症儿童康复领域走向更为科学化、专业化的道路,不断提高中原自闭症康复治疗水平,促进全省自闭症康复事业的发展。他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一定能为自闭症患儿撑起一片蓝天。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恩耀
碧桂园河南区域爱心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做运动体验游戏
当日活动上, 郑州大学、幸福路小学、西亚斯国际幼儿园以及碧桂园河南区域等众多爱心志愿者们,陪自闭症儿童度过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特别节日,而“星星的孩子”们出色的表现,也给家长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人类遗传学家发现,自闭症的特殊形式,即伴随的消化问题与胃肠道疾病有共同的遗传原因,自闭症患者也经常患有胃肠道疾病。这一发现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自闭症谱系范畴的神经发育性疾病通常要到孩子几岁时才会被确诊,但那时对患者的干预和治疗已过了最佳时期。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瞳孔变化或心率波动可帮助尽早诊断这类疾病。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人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过去认为其中相当部分没有用处,是“垃圾DNA”。但一项新研究显示,“垃圾DNA”如果发生突变,可能引起自闭症。
“我的孩子都3岁了,还是不会说话!”“孩子说话断断续续,是口吃吗?”“孩子偶尔会叫爸妈,但不愿说其它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些父母会产生困惑。其实,不少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在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自闭症孩子,3月30日上午,碧桂园河南区域党支部、志愿者协会联合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举办了主题为“有爱不孤独,爱心对对碰”暨第十二个世界自闭症关爱日活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自闭症被认为有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多数孩子成年后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家长闻之色变。来自美国2016年一项新的调查指出,超过七成的自闭症孩子拥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智力或语言能力,给予科学干预和支持,他们能够融入主流学校。
4月1日,18岁的自闭症男孩余龙森进入了新的一周,再次投入实习。今年1月,余龙森参加高职高考后被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录取。高考过后,余龙森的妈妈为他安排到广州至灵学校实习,辅助他实习的,是陪了他12年的专职老师梁艳心。
据美国“侨报纽约网”3月6日报道,今年前两个月,美国11个州发现了206例麻疹确诊病例,这一数字比2017年全年确诊的麻疹病例还要多。公共卫生部门认为这一情况与麻疹疫苗接种数量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