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的“敬畏生命 关注麻醉”---2019年中国麻醉义诊宣传活动现场。很多病人都在问医生:“医生,今天是麻醉义诊,你们为啥还要给病人量血压、测心率啊?麻醉不就是打一针?需要这么麻烦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的专家们。
据了解,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策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指示精神。为响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定于2019年3月25日至3月29日开展主题为“敬畏生命,关注麻醉——安全舒适保健康,麻醉医生在身旁”的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郑州市二院特举办了此次麻醉义诊宣传活动,目的就是让全民了解什么是麻醉?麻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麻醉:对生命机能的监控和调控
活动现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张国生说,也许大家对麻醉医师工作的认识就是打一针,然后找个地方坐着玩手机就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麻醉绝不是打一针,睡一觉这么简单。麻醉就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麻醉医生在整个手术期间时刻都在观察病人,根据手术情况,把病人的体温、心脏、血压等调控到手术时的最佳状态,保证手术的最佳效果。”
目的:做好术后镇痛 实现舒适化医疗
“醒醒,手术做完了,来把眼睛睁开。”
“医生,手术做完了吗?这么快!我舒舒服服的睡一觉,手术就做好了。真好!”
这是现如今麻醉医生和患者术后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科领域手术范围越来越广、患者年龄跨度越来越大、手术术式也越来越复杂,而患者术后抱怨疼痛难忍的却越来越少,这无疑离不开麻醉医生对术后镇痛的关注和作为。
现如今,为给更多的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麻醉服务,近年来,各地城市大医院相继开设麻醉门诊,为患者提供麻醉风险评估、门诊麻醉镇痛、术后随访指导等服务。
张国生主任说,以前麻醉医生只关注手术过程中的短短几个小时,目前我们麻醉医生关注的,从病人入院前期就开始介入他的整个生命内环境的调整,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的调整、麻醉方式的选择、镇痛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对他恶心呕吐的控制。
国家卫健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拓展麻醉与镇痛服务领域,优先发展无痛胃肠镜、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和分娩镇痛、无痛康复治疗;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设置麻醉科门诊;将疼痛管理向基层延伸,探索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不断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舒适化的新需求。
水平:麻醉专业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作为镇痛的主导学科,近年来麻醉专业水平持续提升。麻醉相关死亡率降至12/百万,与发达国家的10/百万相当。麻醉技术应用人群从胎儿、新生儿到百岁老人,解决了“不敢”和“不能”手术的问题。近年来,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等舒适化医疗项目得到快速发展。无痛胃肠镜是近年来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检查项目之一,增速超过50%。
近年来,我国麻醉专业水平持续提升,麻醉技术应用人群范围不断扩大,麻醉专业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麻醉不会影响病人的生理发育
很多人都担心无痛分娩会影响小孩的智力。张国生主任说,无痛分娩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从而阻断神经传导,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麻醉药物基本不会进入小孩体内,不会影响小孩。做无痛胃肠镜使用的是短效麻醉药,药物可以通过自身代谢排除体外,对患者记忆力没有影响。另外,短时间接受全身麻醉并不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病人短时期地接触麻醉,根本不影响病人的整个的生理发育。那么对于小孩,我们最小做到新生儿,都不影响他的远期发育的。(唐丽华 陈燕)
生活中,很多接受过剖宫产手术的妈妈在术后甚至产后很长时间内会感觉到腰背酸痛不适,不少人认为这是由剖宫产麻醉引起的。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中国麻醉周昨天启动。近年来,我国麻醉专业水平持续提升,麻醉技术应用人群范围不断扩大,麻醉专业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其中提出,要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避免深夜放号、凌晨放号等情况。此外,深入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也被列入任务之一。
根据《柳叶刀》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国的剖宫产率已经从1988年的3.7%上升到2014年的34.9%,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尤其是二孩政策放开后,瘢痕妊娠患者越来越多。同时,子宫大出血、羊水栓塞等并发症增多,严重危害广大孕产妇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