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累”“困”“没劲儿”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口头禅。原来“累了”“困了”睡一觉就又生龙活虎了,但现在情况好像有些不同,一个劲儿地睡,但好像很难解乏;一个劲儿地吃,好像吃啥都一个味;有些人的工作生活也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专家提醒,疲劳常常短暂而无恙,但有时也会因缠绵而致肌体功能损害。
生理性疲劳莫惊慌
疲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健康人群亦时有发生。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现代人工作强度大;二是平素身体体质状况不是很好或有基础疾病;三是应急或遇紧急的突发事件,如升学考试等,也会引发疲劳;四是季节因素影响,如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容易疲劳。
谈到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其华说,疲劳既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之一。一般生理性疲劳可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消失,若疲劳感经常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可发展到亚健康状态甚至成为某些疾病的症状。
如何判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专家认为,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一定有诱因,症状表现有一定的持续性;如果未采取规范、有效的干预措施,其症状不会很快消失。若熬夜加班,第二天疲倦乏力,则不能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专家强调,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既要考虑症状发生的持续时间,更要考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二者不可偏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神经衰弱有区别,但很多人却分不清楚。其实,神经衰弱主要体现在神经功能的下降或异常,如记忆力下降、性格急躁等;而“慢性疲劳综合征”则以严重的疲劳作为主要症状,尚可伴有躯体症状,如肌痛或肌无力、多发性非关节炎关节痛、低热、头昏、抑郁、烦躁、食欲下降、性功能减退等。
受后天因素影响更多见
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因素,除先天不足外,更多的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
1.劳累过度。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从事脑力劳动者其眼睛疲劳、手腕酸痛、腰背酸痛及关节劳损等与职业相关的症状高发,电脑、手机等现代设备所带来的“视疲劳”,甚至有些会伴有精神恍惚和情绪焦躁等精神障碍,以上情况都与劳累过度有关。
2.不良情绪。《黄帝内经》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不正常的情绪会损伤脏腑正常功能。当心情抑郁、失落、悲伤时,都会使人精神不振,疲惫不堪。
3.饮食失调。有些人为了健康选择吃素,但这也需因人而异。对于年老体弱者,一味追求素食,甚至连鸡蛋都不食用,长期如此,会造成必需营养成分尤其是来源于动物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匮乏,致使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易于疲劳。
另外,错误的减肥方法容易导致疲劳,暴饮暴食同样会导致疲劳。前者是因为脾胃功能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后者则是因为脾胃受损,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精微物质的吸收,日久导致肌体衰弱,从而产生疲劳。
4.生活作息不规律。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然而,现在很多人起居无常,还有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均易损耗人体阴精。专家表示,过于安逸之人也容易产生疲劳。因为睡得过多,脑力活动少,肌体运动锻炼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精神萎靡,浑身乏力等疲劳症状。
5.疾病因素。疲劳常伴随一系列疾病,如肝脏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或癌症等。对于长时间无明显诱因的疲倦乏力,不可小觑。因疾病治疗选药不当所引起的疲劳也需重视。解热、消炎、镇痛药使用不当,可引起眩晕、耳鸣、低血压,易促使人体老化;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等,加速衰老。
病后失于养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如大手术后,气血亏虚,调护不当,或饮食失宜,或不良情绪刺激等,均可导致慢性疲劳。
疲劳性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
世界卫生组织在《保健大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症状,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既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3个月或3个月以上)身体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等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薛晓琳表示,简单地理解,就是当感到身体不适、心理出现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出现障碍,并且持续或者反复出现达到或超过3个月,去医院做检查又被告知没有现代医学目前认定的任何疾病的时候,这时可能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范畴较大,其中以疲劳为主症的亚健康,称之为“疲劳性亚健康”。很多人认为“疲劳性亚健康”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其实不然。
专家解释说,虽然两者都有疲劳表现;都依据患者主诉的主观症状来判断;都没有特定的实验室指标或者其他客观指标,但“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规定的诊断标准和限定好的诊断规则,且已被纳入目前的国际疾病分类中。
目前对两者的病程界定不一样,“慢性疲劳综合征”要满足至少6个月的时间,“疲劳性亚健康”需满足至少3个月。
链接
“慢性疲劳综合征”在疲劳之后的表现:
1.认知方面的改变,如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明显下降。
2.身体的疼痛,如程度较重的头痛、咽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肌肉痛、没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
3.不能解乏的睡眠。
4.运动后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
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上网课成为学生最普遍的学习方式。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难免会出现眼睛疲劳、干涩。如何才能让孩子在上好网课的同时保护视力呢?让我们来听听眼科医生怎么说。
中医学认为,与脚部一样,手部也有很多反射区,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不断刺激手部穴位,能使内脏受到良性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臂麻木、腹泻等毛病,还能预防感冒。咱们用搓筷子的方法就能做到。
炎炎夏季,挥汗如雨,不少人都感到疲倦乏力、气短胸闷、没胃口、睡眠差等。中医认为,气阴两虚、暑湿困阻是导致夏季人体觉得疲倦最常见的原因,而且两者常同时存在。
疲劳综合征是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造成的,会导致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不适。疲劳综合征跟工作压力大有很大的关系。
据外媒报道,脱水,顾名思义即身体失去水分。当人体消耗的水分大于摄入的水分时,身体便会出现脱水症状。美国梅约诊所表示,成年人脱水的症状包括极度口渴、尿少、排深色尿、疲劳、头晕、意识模糊等。
据外媒报道,脱水,顾名思义即身体失去水分。当人体消耗的水分大于摄入的水分时,身体便会出现脱水症状。美国梅约诊所表示,成年人脱水的症状包括极度口渴、尿少、排深色尿、疲劳、头晕、意识模糊等。
运动后本来应该神清气爽,但有时我们运动后却全身酸痛、筋疲力尽,好几天都精神不振。这些都提示我们可能运动过度了。那么,运动后的过度疲劳怎么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郑晓辉主任中医师给您支几招!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4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统计,7%的撞车事故和16.5%的致命撞车事故都是由于车主疲劳驾驶。据估计,2017年全美大约有6000人死于疲劳驾驶造成的车祸事故。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眨眼、揉眼,注意力不集中,是个习惯问题。等到孩子出现复视、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家长又会带孩子去看神经科。其实,这可能是视疲劳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