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的节,血糖的“劫”。琳琅满目的美食诱惑,亲朋相聚夜夜欢歌,心情失了控,血糖也失了控。
春节后,一些糖友突然意识到应该控制血糖,在迫切心情驱使下,不分青红皂白就大动作降糖。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张春芳举例说,比如突然减少食物的摄入,或者完全吃素菜,一来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二来饮食的不规律很容易造成血糖上下波动,增加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
俗话说过犹不及,与突然减少饮食一样,高强度的运动也会让血糖急速下降,降得过快了就有出现低血糖的危险。而且节日期间不运动,节后突然加大运动强度,糖友的身体也会觉得不适应,这时剧烈运动会让身体产生一种应激反应,为了适应这些大量剧烈的运动,身体内有些激素水平会升高,其中便存在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它会使血糖更高。
血糖控制越严格,相伴而来的低血糖风险也越高,血糖波动的幅度也相应增加。控制血糖,要“稳”,而不是一味求“低”。血糖控制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血糖总体水平的控制(即“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达标);二是对血糖波动性的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高了当然不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但血糖过低也是很危险的。如果血糖过低,大部分情况下,低于3.9mmol/L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的表现,如饥饿、出汗、手抖、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糖,就可能引起昏倒,甚至可以造成永久的神经损伤,导致死亡。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在最近的体检中发现血糖正常,也不要认为万事大吉,忽视了血糖波动的问题。如果经常急匆匆地吃饭,偶尔暴饮暴食,有时吃饭还不规律,一顿饥一顿撑,工作应酬时大量喝酒,都可能造成血糖忽高忽低,加重胰岛的负担。长此以往,胰岛这个分泌胰岛素的唯一器官将疲惫不堪,甚至“罢工”。
赶快戒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好胰岛,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糖尿病要控制血糖,饮食疗法是基础。但是到了餐桌上,不知不觉吃过量,如何把握进食量,以及该如何把握营养搭配?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一。医生一直建议糖友们多做运动,据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改善葡萄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状态,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并延缓发病时间,可以说运动是控糖的良方!
糖的概念很广泛,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医生不建议他们吃含单糖的食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摄入糖类。糖类是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如果不摄入足够的量,机体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然而临床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
夏季,糖友的血糖一般比较好控制,但是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控制不当,也容易导致病情加重。以下八个要素需要糖友知道。
家住滨江西路的吴奶奶有多年的糖尿病史,一直口服降糖药,平时她很重视血糖的控制,还专门买了血糖仪在家自己测血糖。但是就在1周前的早晨,吴奶奶感觉自己胸口刀割样疼痛,老伴儿叫救护车把吴奶奶送到医院,确定她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的心肌梗死,医生迅速展开急救,总算让她转危为安。
11月14日晚上,广州塔亮起了代表糖尿病患者希望之光的蓝光,标志着广东启动大型糖尿病防治宣传行动的“蓝光行动”。在南方医院的一场“蓝光行动”糖尿病义诊现场,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薛耀明教授介绍,在糖尿病发病率日趋增高、年轻化的当下,家庭的配合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