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有一些呕吐的孩子来就诊,家长说班里有同学感染了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其名称为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在寒冷季节呈现高发,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儿童、成人均可患病。
“诺如”今年来得早,呕吐症状最常见
一般情况下诺如病毒大都发生在深冬季节,一月、二月相对较多,今年诺如病毒的流行则更早一些。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为诺如病毒感染呢?有几个症状可供参考。
呕吐最常见。患儿呕吐明显,有的患儿只有呕吐一个症状。最近感染诺如的孩子常常就只有呕吐,腹泻的症状很轻或没有。先是进食后呕吐,后发展为喝水甚至不进食水时也呕吐。呕吐次数多少不一,一般3~5次/天,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半天至一天,少数有2~3天的。有的孩子呕吐不严重,但有恶心和食欲减退。
发热。一般患儿有轻中度发热,少数患儿热度比较高,需要使用退烧药。
腹泻较轻。病程的第1~2天开始出现腹泻。腹泻初期为稀软便,后逐渐变为稀水便。有的孩子没有腹泻。
脱水不多见。诺如病毒多以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轻,病程短,因此出现脱水的患儿相对不多。
诺如病毒易在小学聚集,取大便标本可做快速诊断
诺如病毒属于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幼儿园、小学由于孩子之间接触多,容易成为集体发病的场所。
与近期发病比较多的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不同,诺如病毒更容易引起大孩子的感染,一般多在小学聚集发病。大人亦可被感染,容易在家中集体发病。密切照顾孩子的家长和老人是易感人群。
诺如病毒可留取大便标本做快速诊断。呕吐物不能检测,不需要带呕吐物化验。门诊有家长带呕吐的孩子就诊,让开诊断证明不是诺如病毒感染,即使孩子没有腹泻,也需要留大便检查,不然不能除外。
感染“诺如”少量多次补水,一般二三天可自愈
虽然不少家长觉得周围患“诺如”的孩子不少,但在门诊诺如病毒的患儿并不是特别多,家长不要过于紧张。
诺如病毒感染看似来势凶猛,呕吐严重,但大都病程不长,2~3天即可自愈(也有少数腹泻比较长的)。呕吐时注意补充液体量,防止脱水,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扛扛”就好了。
呕吐期间,让孩子喝水需要一点方法。每次喝水量要少,初起可以一次只喝5-10毫升,间隔一会再喝,反复多次。一定不要一次喝一杯,这样喝进去会很快吐掉。如患儿能进食,一定吃软烂的,并且减量,少食多餐。
洗手、护好胃肠、做好隔离,就是最好的预防
诺如病毒病从口入,要告诉上小学的孩子吃饭前一定要洗手,不要在学校吃零食。
家有小学生的,要督促他们在学校吃饭不要边吃边玩,也不要吃饭过快过多,胃肠功能不好时更容易被感染。
幼儿园、学校如发生多个孩子呕吐,应建议孩子积极就诊或在家中休息隔离。消毒孩子使用过的物品、玩具并上报疫情。
因诺如病毒也会感染成人,家长或幼儿园老师护理完患病的孩子(处理呕吐物、大便)后,要清洁消毒呕吐、腹泻污染的洗手盆和马桶等,如孩子衣物污染要换衣服,大人如必要也要换衣服,并且一定好好洗手!
家中有诺如患者,患者最好单独用餐。如果有多个孩子,孩子的玩具也是交叉感染的媒介,不要互玩,注意消毒。
冬季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病暴发疫情一般主要发生在餐馆或聚餐活动、托幼机构或学校。假期期间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发生。
目前,北京市已进入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近期,北京报告多起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疫情。如果出现呕吐、腹泻又畏寒、发热,或许是诺如病毒在捣鬼。那么,诺如病毒到底是何方“妖孽”?感染诺如病毒要如何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哪些自身防护,让诺如“望而却步”?
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核心技术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日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
近期北京市又报告多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人群聚集场所。从历年监测数据显示,秋冬季为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高发季节。北京CDC提醒家长及老师,加强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防控。
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幼儿园、小学出现了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腹泻等病例。专家提醒,眼下已过立冬节气,也是流感和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儿童和老人要格外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