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心理健康 > 正文

低龄出国 警惕“选择性缄默症”

2017-08-10  来源:广州日报

5034

       害羞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遇到陌生的人,难免紧张焦虑,说话减少。少数儿童焦虑过度,大脑出现“战斗或者逃跑”反应,导致完全说不出话来,容易被人误解为故意作对,也可能被人当成自闭症。这些孩子可能是“选择性缄默症”的受害者,在特定场合不说话是社交焦虑和恐惧的一种特殊表现。心理专家称这种病是不会自己好的,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去做专业的治疗,效果还不错。如果低龄儿童出国后出现“选择性缄默症”,实在搞不定就果断回国,以免身心发育受到影响。

        “选择性”的缄默不是故意不说话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焦虑障碍,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7%。~8%。。患者在某些场合或者面对某些人时无法讲出话来,给人很害羞或者很没礼貌的印象。在紧张时,他们还可能出现笨拙、僵硬的身体动作,而且面无表情,特别是不爱笑。“选择性”容易令人误以为患者是自己故意不想说话,好像是个性顽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芭芭拉·马克威博士认为,患者不是故意不说话,而是很希望说却说不出来,一些孩子表示自己的声带好像“僵住了”。

        这些孩子在家里或者跟亲密的小伙伴相处时通常能正常说话,甚至说起话来自信满满,但一到了学校等地方就感到有压力,完全说不出话来,可以数年如一日一声不吭。有的孩子跟小伙伴还可以说上话,但跟大人们就不说了,有的孩子则相反。好一点的孩子尚能做出点头、摆手等身体语言,有的孩子则完全“石化”。还有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到最后干脆不分场合和对象,彻底陷入缄默。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副主任医师王德民指出,选择性缄默症不同于孤独症——自闭的患者不分场合和对象都不讲话,其交流障碍没有“选择性”,而且还有刻板行为,“选择性缄默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正常,且不会演变为孤独症”。

        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通常在3~6个月大发病,其症状表现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但入学的第一个月不算数。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可以说话的,因此很多家长并未察觉。他们特别害怕上学,往往是在上学后才被发现有问题,例如无法完成一些当众讲话的任务,常常被老师当成害羞或怯场。由于在学校跟老师无法交流,他们的学习受到影响,长大后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也受到拖累。他们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表现为行为退缩,很难与别人保持眼神接触,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却容易过度敏感,经常为一点声音而受到惊吓。

        “战斗或者逃跑”反应切断了交流

        目前,选择性缄默症的具体病因不明,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原因。王德民表示,近年来选择性缄默症逐渐受到关注,这种病跟个体的性格素质、家庭与学校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些患者大多同时患有社交焦虑甚至社交恐惧,到了不熟悉的场合就感觉被压垮了,因此很多学者相信社交焦虑可能是根源,而患者也通常有焦虑障碍的家族史。一般认为,患者的大脑杏仁核接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危险信号后过度兴奋,激发了“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导致大脑切断了交流的功能。

        一些患者还有强迫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发育迟滞、听力困难等问题,在婴儿期往往还有分离焦虑。但是,近年来的系统研究未发现患者在小时候比别人受到更多的心理创伤,或者是生活经历特别坎坷。马克威指出,选择性缄默症与心理创伤没有必然联系,但精神压力可能加重缄默的症状。

        转学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选择性缄默症一般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己好转,孩子需要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否则发展下去可能逐步加重,到了青少年和成年阶段就变成习惯性沉默,还可能出现慢性抑郁、焦虑加剧等情绪问题,而周围的同学伙伴也“识趣”地不跟患者说话了。不少家长考虑给孩子转学,但新的学校环境一定要比原来的学校更加包容和友好,否则转学让孩子失去了原来相熟的小伙伴,他们面对全新的环境就更不愿意说话了。

        低龄儿童到了外地甚至外国后人生地不熟,往往成为选择性缄默症的高危人群。王德民建议家长要带孩子寻求专业的治疗,“如果在国外没有条件,必要时可让孩子回国,以免缄默延误学业,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身心发育。”

        行为治疗对选择性缄默症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帮助孩子控制焦虑,学会摆脱对缄默行为的依赖。例如消退法治疗,治疗师让患者先和熟人在一起交流,然后逐渐加入不熟悉的人,能够说上话之后就再增加不熟悉的人。又如系统脱敏治疗,治疗师让患者跟不熟悉的人交流可以先通过邮件、即时通讯交流,再到语音、视频交流,最后才是面对面交流。治疗师还可以让患者开始练习某些发音,再小声说某些词语,然后再说更多的话。

        王德民表示,上述治疗最好找专业的治疗师进行,家长自己做往往不到位。家长可以尝试邀请亲友的孩子来家里玩,让患者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打开话匣子,通过跟其他孩子接触逐渐进行简单的交流,又不至于产生恐惧。家长还可多鼓励孩子开口讲话,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玩具、糖果、画报等进行奖励,讲得越多就奖励越大。但是,家长切莫吆喝甚至恐吓孩子,强迫他们开口说话,那只会让症状越来越重。此外,抗焦虑药物治疗对一部分青少年有一定帮助,可加快康复的进程。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低龄 出国 选择性缄默症 责编:王丽萍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阳痿低龄化应警惕!专家揭示四大诱因需被重视

    在人们印象中,阳痿多出现在已婚男性或中老年男人身上,但近些年,男性阳痿日趋低龄化。临床上,20多岁的阳痿病人十分常见。

  • 外孙学姥爷一顿喝半瓶啤酒 医生:影响脑部发育

    “我岳父总哄孩子喝酒,还说培养酒量要从娃娃抓起。王先生说他也劝岳父不要再让孩子喝酒,可是他岳父总说啤酒不算酒,没度数。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低龄儿童喝酒的危害不容小觑,酒精不仅刺激孩子内脏,还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 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亿 低于10岁网民超2059万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长时间用眼,且受到荧光刺激,对视力损害不言而喻;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万一接触到暴力、色情、欺骗等不良信息,对儿童成长不利;虚拟社交依赖,线下交往能力下降

  • 低龄儿童玩iPad比看电视更伤眼

    一名儿童在玩iPad。记者高鹤涛摄 本报讯 根据前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视力低下和近视的患病率在上海市6~14岁的人群中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57%每天玩

  • 低龄儿童玩iPad比看电视更伤眼

    一名儿童在玩iPad。记者高鹤涛摄 本报讯 根据前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视力低下和近视的患病率在上海市6~14岁的人群中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57%每天玩

  • 评论:15岁少年持刀抢劫 犯罪低龄化直击教育缺失

    众念之行,始于教育。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引导和社会法制教育的约束。但是在现行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往往因父母的溺爱、教师的忽视而缺乏对孩子道德的正确引导。

  • 评论:15岁少年持刀抢劫 犯罪低龄化直击教育缺失

    众念之行,始于教育。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引导和社会法制教育的约束。但是在现行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往往因父母的溺爱、教师的忽视而缺乏对孩子道德的正确引导。

  • 出国务工挣大钱 骗走农民血汗钱

    8月4日19时,办案法官接到申请人的电话:我们在新一高这边,你们快过来!执行干警火速出击,赶到现场。只见几十号子人围着被执行人宋某某,宋某某见到执行干警的到来,也没有反抗,抓捕过程很顺利。

  • 泌阳法院成功抓捕失信被执行人

    8月4日19时,办案法官接到申请人的电话:我们在新一高这边,你们快过来!执行干警火速出击,赶到现场。只见几十号子人围着被执行人宋某某,宋某某见到执行干警的到来,也没有反抗,抓捕过程很顺利。

  • 病不起!游客出国玩治感冒花1.7万元 

    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医疗价格远超国内,其中北美、欧洲、澳洲、日本最贵,人均医疗费用通常达到国内的10倍以上,最高超过30倍。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