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医术,进而需要追求学术。医术是为病人服务的根本,但也需要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要出新成果。学术是为提高医术、发展医学服务的,它需要临床实践的强力支撑。两者的提高没有捷径。都需要不懈的积累,都需要爱心和敬业心。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张晓利说:“20多年的临床工作告诉我:对一个医生来说,医术与学术是成长的两翼,只有两翼共振,才能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2015年6月,张晓利以“国际专科医师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布莱顿苏塞克斯大学眼科医院交流访间,这所医院是全球顶尖的眼科医院,掌握着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眼科技术。
在交流访问期间,看着英国专家在临床上对“后徙加调整缝线术”此项技术的娴熟应用,再看看更多患者在这项技术应用下受益,张晓利很震撼,学习的劲头也非常足。分析病例,细致记笔记,在观察眼科手术的时候,仔细观察他们的手法以及细节处理上的优势,认真思考并及时与手术医生交流技术要点,提出和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回到医院后,张晓利把调整缝线技术加以改进后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取得了更好的手术效果。
2017年,张晓利有三篇论文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一篇在第一届中国眼科女医师大会作了大会发言,另两篇被全国眼科大会收入论文集并电子壁报交流。这些科研和论文研究的问题都是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是长期专注于临床基础,在临床应用技术上细心总结,最终形成的技术突破。张晓利高兴地说:“能在全国同行面前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他们交流,这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在扎实的临床基础上,实现学术进步,我想这是我们医生共同的目标”,张晓利兴奋地说。据了解,为了将儿童各型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矫正得完美化,张晓利坚持查阅国内外文献,多次参加专科会议包括整形会议,时时注重保持临床工作中的科研学术心,以这颗“学术心”学习国内外最新理念和技术,不断改进自己的手术。张晓利说:“在临床工作中,我将每一位住院及手术患者的病情、治疗以及手术方案、术后效果、术后思考都记录在案,不仅把治愈当做目标,还要把每一例手术做成精品,让患者获得健康和美丽的外观。“
最后,张晓利说:“在临床工作中也有很多科研突破的机会。我们面对一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是否选择符合该病人的最佳检查、诊断、治疗方案,这既考验医生的基础医学理论、技术水平,更考察医生是否有心灵手巧的天赋和果敢严谨的素质。这些严谨求实的素养,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陈燕)
张晓利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20年,郑州市青年科技专家,郑州市医学会斜视及小儿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斜视弱视、屈光不正,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内眦赘皮,翼状胬肉、泪道阻塞,儿童青光眼、儿童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各种小儿眼病。曾先后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英国布莱顿苏塞克斯大学医院眼科医院进修学习。获省、市8项科技成果奖,参编眼科专著两部。发表国家级及中华眼科专业杂志10余篇。
坐诊时间:周一、四下午,周二、五全天,周三、六上午
联系电话:13103710525
为了给考研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意见和考研经验,河南师范大学王世英教授应黄淮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的邀请于3月29日下午来黄淮学院讲学,大三全体成员以及数学与统计学院部分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