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母婴保健 > 正文

入秋皮肤干燥 宝宝痒到睡不着

2017-09-11  来源:广州日报

5034

       痒、痒、痒……有一种皮肤病——特应性皮炎,从宝宝出生时就可能相伴而来,发作时痒得坐卧不宁、晚上睡不好,经常控制不住挠破皮,而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挠至渗血仍欲罢不能,简直“痒不欲生”;发生在婴幼儿期,它易被误诊为“奶癣”,迁延到儿童期还治不好,又易被误诊为“小儿湿疹”,控制不力,甚至可能困扰一生。专家提醒,当孩子出现所谓“奶癣”、“四弯风”时,快排查是否特应性皮炎在“作乱”。

  案例:女童湿疹反复 痒到挠出血

  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病科门诊,因瘙痒难忍前来就诊的人不在少数。就在前不久,该院皮肤科主任刘玉梅主任医师便接诊过一个典型特应性皮炎的6岁女童。当女童的家长帮她把裤子褪下时,裤子上血迹斑斑,下肢破损的皮肤还渗着血。

  女童的家长说,她在婴儿期就开始长湿疹,一直反反复复,还伴有过敏性鼻炎,最近病情复发又痒得难忍。

  “她痒得夜里睡不好觉,如果不是父母轮流守着,挠到渗血都止不住手。”刘玉梅说:“湿疹就像个‘垃圾桶’,有时临床上找不到明确原因的以湿疹样皮炎表现的皮肤病经常都被‘往里装’,其中不少孩子是特应性皮炎。”

  病因:这种特殊湿疹竟跟遗传有关

  尽管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很多人对这种皮肤病还比较陌生。当从医生口中得知孩子患上这个病时,很多家长都一脸茫然: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皮肤病?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艳解释说,特应性皮炎也叫特应性湿疹,是个多基因遗传病。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皮炎,子女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可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可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都有特应性皮炎病史,子女发病率甚至可高达79%!有些父母没有明显的病史,但可以在其他家庭成员身上找到过敏性疾病史。

  在欧美国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可达20%,但国内缺乏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有专家估计儿童的发病率可高达10%。

  刘玉梅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年龄和皮疹特点,特应性皮炎可分为三期:

  婴儿期(出生~2岁)

  很多人听说过的“奶癣”实际上有很大部分就是婴儿期的特应性皮炎,它多发在面、头皮、额、颈等部位,四肢也可受累;发病时宝宝会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糜烂、渗出和结痂等。因为无法表达瘙痒的难受,宝宝常会烦躁哭闹,睡不踏实。这类特应性皮炎的小患儿部分在2岁之内可逐渐好转,但也有一部分病情迁延、发展成儿童期特应性皮炎。

  儿童期(212岁)

  这个年龄段的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非常干燥,皮损多发生在四肢屈侧,双肘窝、腘窝受累最常见,即中医俗称的“四弯风”;也有的发生在眼睑、面部和前颈。因为瘙痒、经常抓挠,皮肤有明显抓痕,还没好又被抓破,反复搔抓皮损增厚,如果未及时干预缓解,易形成恶性循环。

  青年成人期(12岁以上)

  这个阶段的特应性皮炎好发于颈、胸背上半部,另外,四肢屈侧、眼周甚至连手足部位也可出现症状。因为实在太痒了,患者常抓破皮,出现局限性肥厚性皮损,有时可呈现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样改变。

  诊断:请记住这6条标准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是否患有特应性皮炎?杨艳支招:一般都可以从小患者的父母或家族中发现一些特应性特点,比如,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对异种蛋白过敏等。如果到医院做检查,大多数可发现血清总IgE比较高、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指标异常。

  刘玉梅说,很多国家都有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我国的诊疗指南推荐的是英国Williams诊断标准,具体有6条:

  1.皮肤瘙痒;

  2.近年来有全身皮肤干燥史;

  3.有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包括颊部);

  4.有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病史);

  5. 2岁以前曾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的患者);

  6.屈侧可见湿疹(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只要满足了上面6条中的第1条,再加上其他5条中的3条或3条以上者,就可以诊断为特应性皮炎了。

  应对:每天早晚涂抹润肤剂保湿

  “因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脂分泌量比较少,经皮水分丢失较严重,所以皮肤的屏障功能容易受破坏。”杨艳提醒,家长一定要帮确诊的患儿做好日常的保湿护理。建议每天早晚涂抹润肤剂。另外,洗澡建议选淋浴别泡澡,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32℃~34℃;洗完澡后3分钟内,趁着皮肤水分未干,及时涂抹全身,做好保湿护理。保湿护肤品有霜剂或乳剂两种,如果需要外用抗炎药时,可以先擦霜剂,半小时后再擦抗炎药;而用乳剂时,则可以先擦抗炎药30分钟再擦乳剂。

  特应性皮炎易反复发作,很多小患儿和家长为此很苦恼。对此,杨艳建议,如果是轻度的特应性皮炎,除了做好保湿之外,可同时局部外用抗炎药;而发展到中重度时,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治疗需要用到激素时,很多家长比较抵触,不愿意用,或者症状稍好转就停药,因量不足、疗程不够,也易导致病情反复。”刘玉梅强调说,当病情需要使用到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时,一定要遵医嘱规范使用才有效。对于症状严重的孩子,外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同时给予系统口服药物治疗,以快速控制临床症状、减轻痛苦。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入秋 干燥 皮炎 宝宝 责编:王丽萍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入秋渐凉泡泡脚 暖身祛病胜补药

    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鼻、耳、乳是人体三个方面的根本,而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源。因此双脚对于人体来说格外重要。

  • 天凉好个秋一场雨浇透 未来河南依旧阴雨相伴

    有人说,一雨入秋,其实秋早已至。这场仿佛无边的雨,今天仍将持续。未来几天,河南省依旧阴雨相伴。

  • 糖友贴秋膘必看 入秋攻略都备好了

    糖友当然可以贴秋膘了!只要做得好,不仅可以打好营养基础,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旧病复发糖友也能贴秋膘。

  • 入秋后避免无病进补

    立秋后,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秋季干燥的气候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 今日立秋不入秋:许昌天气依然炎热 谨防秋老虎

    今日15时39分5秒,我们迎来立秋节气。然而,立秋不是秋。气象专家表示,从气象意义上来说,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10℃而小于22℃才算跨过了秋天的门槛。分析未来一周的气象资料能看出,人们印象中的凉爽秋天还远远未到。

  • 浙江杭州楼市淡季不淡难“入秋”

    ​8月末尾,杭州的气温开始逐渐走低,高温酷暑也渐渐离去,秋天的影子愈发清晰。但是,杭州楼市火爆的温度却丝毫没有减弱,继续保持着三伏天的“高温”态势。

  • 立秋干燥 菊花茶你喝了吗?

    菊花不只是作为观赏,也是常用的中药,亦可当茶饮或做成精美的佳肴。中医认为,菊花茶疏肝理气,而且对眼睛好。

  • 入秋后避免无病进补

    立秋后,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秋季干燥的气候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 立秋后要这么补 润燥养肺看看专家意见

    已经立秋啦,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气候逐渐干燥,要注意润燥、养阴、润肺。入秋之后如何润燥养肺,听听专家的意见。

  • 焦作市出台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将城镇职工和原城镇居民的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分别由原来的21种和10种调整为24种,涵盖了城镇职工、原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所有重症慢性病的病种。据悉,重症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不设起付线,城镇职工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0%,城乡居民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0%。

  • 砖瓦行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未批先建、违法排污将被重处

    昨天,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根据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即日起至9月28日,平顶山市将开展砖瓦行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查处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建设、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和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对存在自动监控设施弄虚作假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环保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处以罚款,同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 2017十大新兴技术从干燥空气提取饮用水到人造树叶

    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世界经济论坛最新评选出全球十大新兴技术

  • 新材料可在半干燥条件下自愈 能修复99%

    在拥有能自我修复的汽车或建筑物前,人们需要能在无水环境中自我修复的材料。 自愈性材料在柔软和潮湿的条件下能很好地发挥效用,研究人员发现,当材料变干后,自愈能力会减

  • 秋冬季节皮肤干燥?不是空调惹的祸!

    中国网11月13日讯据日媒11月12日报道,冬季来临,气温骤降,空调、暖气的使用使室内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所以很多人都在烦恼皮肤干燥的问题。但日本专家表示,冬季皮肤干燥并非

  • 盘点六种预防接触性皮炎的方法

    无论如何,针对疾病的治疗,最佳手段就是在出现之前就扼杀掉是最好的。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