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急剧下降,气温在早晚都已降至冰点,医院里因心脏病发作需要抢救的患者大幅度增加。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看到,仅12月6日晚上,急诊就抢救了8名心脏骤停的患者。专家提醒,有心脏病史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进行适当锻炼,同时注意饮食平衡。
6日晚上,41岁的刘先生(化名)和朋友五人去火锅店吃晚饭,他们点了羊肉套餐,还点了一瓶白酒。一帮人边吃边聊,吃了大概20分钟,刘先生喝了几口白酒,就说包厢里有点闷,头也很晕,要出去透口气。出去后在店外椅子上坐了一会,还对跟他一起来的人说没事没事。正当大伙准备继续进包间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的服务员喊“快打120”。跑过去一看,刘先生已经开始呕吐并且丧失知觉。送到医院后,经诊断刘先生是心肌梗死。幸亏救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林松介绍,在冰点(0℃)以下的气候条件下,心肌梗塞和脑血栓会明显增加。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气温一下降,人体交感神经就会兴奋,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代谢增强,血黏度增高,血压升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气温下降,人体要减少散热,自然皮肤血管要收缩,内部代谢要增强,以此防止体温下降,结果这就使心脏负担加重,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或发生闭塞;更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从而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适当运动、饮食平衡、生活规律
才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林松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等,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发病人群中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三高”人群的增多,都为冠心病这个“杀手”的到来准备了条件。要免除被冠心病“杀害”,就要做到减肥、适量运动、戒烟、注意饮食平衡、控制情绪,过有规律的生活等,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记者 于丹丹 通讯员 章琛)
42岁的许先生出现嘴角麻木、左侧颈部发胀,误以为是牙周炎,数小时后却被医生诊断为急性心梗。
每一次猝死事件的发生,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震动,其实有不少猝死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没有找准“病根”。
1月20日,是中国第四个“1120心梗救治日”。为提高公众对心梗及其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规范化救治常识,永城市中心医院·永城市胸痛中心走进老年大学举办“1120心梗救治日”大型健康教育讲座。
心绞痛固然是心梗的典型症状,但其实,急性心梗的疼痛部位以胸骨后、心前区为主外,约30%的患者胸痛可波及剑突下或上腹部,容易被误诊为胃痛。另外,个别的急性心梗病人无胸痛症状,属于无痛型心肌梗死。
近日,一位中年男子捧着一面写有“德医双馨,妙手回春”的锦旗来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向急诊科主任高建凯、张明礼医师及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深厚的谢意。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硝酸甘油主要用于急救,症状发作后当即含服1片,时隔5分钟后不见效果可再含服1次,最多连服3次。
由于无痛性心梗发病前往往没有明显征兆,不为患者所重视,也有可能引起误诊,因此更容易导致猝死。
夏季人体出汗增多,血黏度增高,是心梗的高发时段。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症状与中暑十分相似,很容易被当作中暑而延误治疗。
临床发现,现在年纪轻轻就患心梗的人越来越多。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心梗往往发病急、症状凶险,发生猝死的几率比老年人高得多。
目前,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瓣膜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龄、心梗等已为房颤的明确危险因素,而前者中不少问题也是心梗危险因素。
6月16日,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生成功为“醉汉”打通血管,抢回一条生命。
6月28日上午8时许,映象网记者接到爆料称,在汝州市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辆由汝州市寄料镇郭沟开往汝州市区的一辆中巴车上,一名男子身亡。
相信不少玩家都有熬夜打游戏的经历,年轻的时候熬个夜第二天还能生龙活虎的蹦蹦跳跳,但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人已经熬不起夜了。而对于那些仗着年轻就疯狂熬夜的玩
随着饮酒量的不多增加,作为酒精的重要代谢器官的肝脏,工作量也在不断加重。而在长期沉重的工作负担下,肝脏可能就要请“病假”了。
无节制饮酒极容易造成酒精摄入过量。一般来说,男性每天摄入40克酒精,女性20克酒精,就会造成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