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疾病防控 > 正文

女性绝经后更要警惕糖尿病 避开这两个误区

2017-11-21  来源:广州日报

5034

       糖尿病对男女“一视同仁”?未必,绝经期女性可能更受其“青睐”。目前全球有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13亿。

      临床发现,女性在绝经后体内血糖更易发生异常,引发2型糖尿病。专家提醒,女性不仅在绝经后,在孕期也要注意防范糖尿病的侵袭。对于本身就有糖尿病且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来说,一定要做好计划妊娠,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检查是否存在糖尿病合并症,药物使用是停还是调要谨遵医嘱。

      女性绝经后更要警惕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明明我国的体重指数(BMI)没有欧美国家高,为何发病率却和欧美相当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李焱教授指出,这是由于我国大多数肥胖者属于腹部肥胖,脂肪在腹部堆积,而欧美多属于“人高马大”“四肢发达”。据悉,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量位列全球第一位,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

      总体来说,男女的糖尿病发病几率并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发现,女性在绝经后体内血糖更易发生异常,引发2型糖尿病。李焱解释说,一方面是由于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再加之很多女性绝经后体重会上升。

      “很多女性对自己的关注度不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徐明彤教授补充说,由于很多女性以家庭为重,对自身的关注度不够,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就诊率相对较低。

      糖尿病防控要避开这两个误区

      误区一:

      控制血糖全靠“饿”?

      李焱坦言,70%~8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伴有肥胖,说白了就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如果能加强运动,吃进去的东西能消耗掉,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摄入的能量超过本身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还有一部分跟体重无明显关系的,是由于体内β细胞功能的异常造成的糖尿病。这部分患者并不肥胖,但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利用身体摄入的能量,导致这些能量都从小便排出去了,典型的就是1型糖尿病。

      李焱表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饮食。即便是打胰岛素控制血糖,也要与饮食相配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跟肥胖有关,那就应该少吃一点,把体重降下来。如果是1型糖尿病,身体不能利用血糖,吃得越多,血糖上升越厉害,症状就越明显,因此也要控制饮食。

      据李焱介绍,在胰岛素发明之前,彼时1型糖尿病患者很少有能活过20岁的。当时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靠饿。因为一旦吃得越多,血糖越高,症状越严重。

      李焱提醒,2型糖尿病患者要少吃,但也要注意,2型糖尿病不是靠“饿”来控制血糖的。一定是要靠能量均衡,身体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肥胖的人,吃得少一些,让体重降一些,达到正常的体重指数就可以了。如果本身体重指数已达到正常,还饿自己,那么血糖虽然可以降低,但是身体的免疫力、精神气就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

      究竟怎样保持饮食均衡?徐明彤表示,首先是总热量的控制,其次是定时定量,饮食结构也很重要:粮食供能占50%,脂肪供能占到30%左右,也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误区二:

      孕期要猛进补?

      很多女性在妊娠期被查出血糖异常,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李焱表示,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跟内分泌是有关系的。很多女性怀孕后,为了宝宝营养能跟上,猛吃大补,身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机体所需,胰腺就会出现问题。

      李焱建议,怀孕之前就要注意管理体重了,不宜太胖,孕期也可以适当运动,散步就是不错的选择。孕期不宜大补,“孕妇吃多了,胎儿也长得很胖。”

      “营养均衡很重要。”徐明彤表示,传统观念认为生个“大胖小子”表示婴儿营养够、身体健康,传统年画上的“抱金鱼的胖娃娃”就是个佐证。其实,“大胖小子”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糖妈妈易产巨大儿,而肥胖孕产妇即使没有患糖尿病,也容易影响婴儿出生时的体重。这些产妇的后代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她表示,婴儿出生时体重在2.8~3.75公斤之间是比较健康的体重。

      据徐明彤介绍,胎儿在妈妈子宫内,营养主要来自于母体。胎儿的营养是否过剩,也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几率。“如果小时候营养不良,以后营养突然好了,很容易诱发胰岛素抵抗。”

      对于本身就有糖尿病且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徐明彤表示,一定要做好生育计划。备孕时,首先要控制好血糖,还要检查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对于一些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是停药还是调整药量,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做出选择。

      年幼遭饥荒 年老易“沾糖”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生活水平提高是把双刃剑。”李焱坦言,引发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吃得多但动得少”,过多营养的摄入,使得体重增加,胰腺出现问题。

      网络流传“人们过上好日子就容易得糖尿病,跟体内的‘节俭基因’有关’”。对此,李焱表示有一定道理。如果胎儿在母体内或者新生儿时缺乏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时,整个机体会优先考虑对影响生命的重要器官比如大脑、心脏进行营养供给。由于人体胰腺的代偿能力很强,很快适应了低营养状态。及至成年,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明显增多,长期适应“贫穷”状态的胰腺,就承受不了过于丰富的营养摄入,这时候就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

      李焱提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或童年经历过饥荒、营养不良的人,尤其要注意饮食均衡,否则可能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糖尿病,女性,绝经 责编:李文丽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预防妊娠糖尿病 先要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7.5%。其中,高龄妊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0 岁以上二胎妈妈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 20~30 岁孕妇的 8.2 倍。

  • 妊娠遭遇糖尿病 小心七大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1型或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不同于通常所认知的1型或2型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才出现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 冬季糖友如何控糖?

    踏入冬季,气温的降低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这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其次,交感神经在天气突然变冷时处于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 看清糖尿病7大误区 靠谱生活需“辨证施膳”

    少吃饭不仅容易导致低血糖及饥饿性酮症,还会发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即“苏木杰现象”),使血糖出现大幅波动,这反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 专家指出:预防糖尿病 切勿陷入三大误区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专家指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预防糖尿病切勿陷入常见的三大误区。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