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会芳实习生杨璐文山擎天图
读者王女士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根据美国国家药典(USP)相关规定,药品罐内所附的棉花和干燥剂会吸附水分,一旦开罐必须立刻丢弃,否则它们将会成为药罐内的污染源。看到这则消息后,王女士向本报记者求证,药瓶中的干燥剂和棉花真的会污染药品吗?为此,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潘成学。
一般情况下干燥剂不会污染药品
药品中放置干燥剂是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变性、失效,棉花则是为了防止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出现碎片或者粉末。
潘成学告诉记者,药品开封后,干燥剂一般不会成为污染源。目前,唯一能用于药品的干燥剂只有一种,即硅胶干燥剂,其化学性质稳定,与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发生化学反应的机会少,安全性非常高。干燥剂的包装破损,才会对药品产生二次污染。
药瓶中的棉花可能会污染药品。在取用药品的过程中,棉花不可避免地要与手进行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手上所携带的细菌及污渍都有可能残留在棉花上,从而导致药品污染。其实,消费者购入药品之后可以丢掉药瓶中的棉花。
干燥剂不建议开封之后立即丢弃,原因在于它的干燥“使命”将一直持续到瓶内的药品全部吃完。干燥剂的吸水能力强,因此,平时应注意药瓶的密封性,取药时不要长时间敞开瓶盖,以免药瓶内的干燥剂过度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失效。
购买、储存药品需注意这几点
对于如何科学存放药品,潘成学提出以下建议:
●严格遵守药品有效期。药品外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指的是在未拆封状态时,良好储存状态下,药品的有效期限。而已经开封的药品,其实际有效期相对于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会大大缩短。
●开封后药品按照说明书保存。不同药品对于存放的要求也不相同,消费者可按照药品的说明书保存。有的药品要求避光存放,有的药品要求密封后在干燥处保存。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特殊要求的药品不要在冰箱内放置,冰箱内虽然温度较低,但是同时其湿度也较大,药品放在冰箱内更容易受潮。
●购买药品,尽量选择小包装。药品开封后,有效期会缩短。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尽量选择小包装,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3月9日,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公告称,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中选药品挂网及价格调整有关事宜启动。此外,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两个已过评非中选品种,孟鲁司特钠片等21个未过评非中选品种等同通用名同品规非中选药品企业主动申请降价的将导入结算及监测系统采购目录药品清单。
3月3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中选药品挂网工作的通知》,我国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将正式在上海挂网。
日前,国家医保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确,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不再选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由全国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采购联盟,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可自愿参加。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前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33个品种入选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名单,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药,以及抗肿瘤和罕见病用药。
1月1日零时,本市启用医保药品新目录,各医院已相继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更新。曾在网上热传的医保官员“灵魂砍价”视频中的“主角药品”——新型降糖药达格列净(安达唐)落地北京,本市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将很快享受到该药4.36元的全球最低价以及医保报销。
12月18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限,即12月31日前将97个谈判药品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直接挂网,正式进入采购流程。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配备使用工作的通知》指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深刻认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提供质优价廉药品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中选药品在医疗机构的配备和合理使用工作。
《通知》明确,对适于门诊治疗、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谈判药品,可根据基金收支情况,通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探索单病种付费等方式,减轻患者负担。
近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正式公布谈判药品准入结果。
27日,国新办举行政策吹风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陈时飞介绍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若干政策措施从药品、医疗、医保改革和行业监管4个方面提出15项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