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佳昕 北京报道
导读
从目前部分地区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来看,新生儿数量下降明显。随着低生育率的持续,中国的总人口将见顶回落,但拐点何时到来,机构和学者的意见不一。凭借人口红利实现高速发展的中国,一旦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过去是想生却不敢生、不能生,现在是鼓励生也不生,时代真是变了。”看到近期网络上刷屏的关于年轻人不生育的文章时,家住东北的潘女士感慨道。
潘女士今年50岁,育有一个孩子。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年她和丈夫均就职于国企、事业单位,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但身边想方设法生二胎的人着实不少,包括通过交罚金,甚至离婚后再复婚等方式,也有人因为一孩有先天性缺陷,又生了二孩。
如今,情况已大大不同。潘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儿在一线城市工作,虽然有男朋友,但尚未计划结婚,即便结婚,女儿的计划也是30岁后再生育,原因是工作繁忙没空带、生了也养不起。
“在我女儿看来,生养孩子是很大的负担,一孩都不愿意生,何谈二孩?”潘女士女儿这样的生育观念,正在中国的年轻人中蔓延。
从目前部分地区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来看,新生儿数量下降明显。机构和学者已纷纷开始预计人口负增长将于何时到来。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人口负增长一开始是比较缓慢的,影响也较为有限。但真正应该担忧的是人口下降过快,以及从长远看对经济社会的负面效应。
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
“是加班太少还是工作不累?是游戏不好玩还是电视剧不好看?为什么要生孩子?”每当网络上掀起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的讨论时,类似的调侃言论总会出现。
调侃背后,却是坚硬的现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公布的1786万少了63万,下降了3.5%。尽管2018年的数字尚未公布,但出生人口继续下降基本成定局。
从2014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但出生人口数量却不及预期。
2017年,二孩数量上升至883万人,同比增加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但2017年的出生人口反倒降低了。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此前分析,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
这一数据背后,是更加严峻的现实——很多年轻人连一孩都不生了。究竟是什么成为了他们的“避孕药”?
据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19》,生育基础的削弱及生育成本的约束,阻碍了年轻人生育。
报告认为,现代社会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因为意愿生育的减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完全实现,实际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平的差距决定于成本的高低。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了生育基础,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也抑制了生育行为,生得起却养不起。
“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7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4%;教育成本明显提高,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不足,1997-2017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中国独生子女约1.8亿,‘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报告称。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以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为了使生育率保持在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维持下一代人口与上一代数量持平,不增不减),仅生育一个孩子是不够的。但想生二孩的父母们,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北京工作、孩子已经一岁半的李敏(化名)最近正在考虑要不要给儿子添一个兄弟姐妹。作为独生子女的她,最大的体会是一个孩子太孤独了,在她看来,再生一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但思来想去,李敏还是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
“最大的问题是没人带。”李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的父母三年后才退休,公公一年后退休,目前是婆婆带孩子,前几天家中有事婆婆回老家,就已经转不动了,再生一个就更没人带了。自己要工作,交给保姆又不放心。
李敏表示,生了二孩房子也不够住。目前80平米的两室一厅已经很挤了,如果一儿一女,孩子长大后更要分房间,至少要三室一厅。“我自己也太累了,怀孕加哺乳近两年的时间很煎熬,对女性的身体、心理影响都很大。目前孩子一岁半,我刚刚有点解脱的感觉,暂时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人口拐点提前到来?
随着低生育率的持续,中国的总人口将见顶回落,但拐点何时到来,机构和学者的意见不一。
近日,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育龄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人口学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拐点的出现可能要早于2027年。2027年的判断是基于由出生人口反推出的1.6的总和生育率,但1.6的水平可能难以维持,因为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二孩放开政策的堆积反弹,若去掉这个因素,总和生育率可能会下降至1.2左右。
“假设近几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是准确的,再把堆积生育的因素去掉的话,我预计大概在2023、2024年左右人口就要进入负增长。”黄文政说。
任泽平团队的研究则预计,中国人口将于2024-2031年前后见顶,具体时间取决于未来鼓励生育政策力度。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拐点将于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为14.5亿人。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对人口规模有9个预测方案,基于不同假设预测的中国人口峰值最早在2021年,最晚在2044年,其中有7个方案预测的峰值在2032年及以前。
“听到中国人口再过十几年甚至几年就要负增长了,还是很震惊的。生活在人口众多、拥挤的大城市,也会让人感觉人太多了而非人少了。”上述潘女士的女儿表示。
人口学者梁建章表示,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大城市的规模已经太大了,需要的是控制而不是扩大城市规模。但实际上,无论是从经济均衡还是国际比较来看,即使上海和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的规模,都是偏小而非偏大。
需警惕人口下降过快
凭借人口红利而实现高速发展的中国,一旦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黄文政看来,人口负增长在一开始是缓慢的,拐点晚一年或早一年到来影响并不大,可能会对人们带来一些心理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黄文政认为,负面效应并不会因为人口负增长而立刻体现出来,但随着人口减少越来越多,对所有行业都会造成影响。首先年轻人的消费会萎缩,市场信心会下降,创新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许多钱要投入养老,影响整个基础设施投资,因为需求和财力的不足,对整个国家来讲,活力也会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向记者表示,真正值得担忧和警惕的是人口下降过快。
“近几年人口加速老龄化,为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和养老负担,还涉及到产业、经济结构,老年人的红利并没有那么容易开发。”王广州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部分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医保也在通过支付方式改革、限制辅助用药等实现控费。
黄文政认为,解决人口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养育负担重的问题,政府应大力扶持幼儿园或托儿所。此外,应建立完善养老保险的激励机制、为需要养育孩子的家庭提供补助、促进女性就业平等等。他强调,鼓励生育是应该的,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强制生育,否则会起反作用。
王广州表示,低生育是人口负惯性的表现形式,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然育儿减免税收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但低生育的风险和危害不是简单的减免税收就能解决的。低生育的文化社会机制形成后,若想彻底打破,需要非常强大的力量和缓慢、长期的调整。
面对人口负增长时代的临近,我们准备好了吗?
立冬以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脑血管介入中心、危急重症科收治了多名脑卒中(脑中风)患者。其中一名34岁的女子,因患有高血压又没规范服药,导致颅内严重出血,不得不开颅进行治疗。
“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穿着破洞裤、贴着暖宝宝”“一边熬夜、一边敷面膜”等新潮另类的“朋克养生法”流行起来,睡眠仪、保温杯、养生茶、膳食补充剂等传统保健产品也在年轻人中热销起来。
说起养生、保健品,一般是同中老年人紧密联系的。然而,如今很多年轻人、甚至是90后也加入了“养生”大军。他们的养生却很另类,一边熬着最长的夜、吃着重口味外卖,一边又购买各种保健品进行“自救”,被戏称为“朋克养生”。9月3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健康不是做数学题,一正一负不能相互抵消,保健品并不是万能的,这样的“伪养生”很难带来健康。
高血压是指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
美国心脏协会期刊《循环:心血管影像》近日刊发的一篇研究报告称,饮用受砷污染的水会改变年轻人的心脏结构,从而增加其未来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因一过性黑朦跌倒……广东49岁的罗先生两年前开始出现上述症状,3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断为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最近有几则新闻颇受关注:一则是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崩溃,称自己“压力好大,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则是有人发起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还有一则是全国结婚率“五连降”,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尽管新闻背后的原因各有不同,也很难准确概括,但或多或少都反映出年轻人的压力问题。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喊“腰直不起来了”“腰很酸”之类的话语。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开车或者从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都可能引发腰酸背痛,这也成为很多人的“老毛病”。
最近,“夸夸群”在很多年轻人群体中火了。在“夸夸群”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会受到其他群成员的夸奖:各种夸、直接夸、随便夸。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卜璋于副主任医师坦言,小王这样的情况不算个例,最近门诊中带状疱疹来了一波小高峰,多数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