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实名认证为三甲医院血液科执业医师的网友发表了一篇网文,在网上引发了众多关注,称在某药厂的中草药牙膏成分中发现了氨甲环酸。据了解,氨甲环酸是血液科医生常用的止血药,还是处方药,而添加氨甲环酸的牙膏,不止一种中草药牙膏品牌。不过当天下午,原创作者“科普医生博雅”又发声明称:“是我这个临床医生孤陋寡闻了,特此向被吓到的朋友致歉。”
之后,该药企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询问时称:“没有欺骗消费者的意思,否则牙膏上也不会标注这个成分。牙膏含有独有的药物活性成分,能帮助减轻牙龈问题。”
中草药牙膏到底含什么“药”?牙膏的止血效果究竟是什么成分在起作用?对于公众来说,这款宣称具有止血效果的牙膏真是越用越糊涂,它的功能如何实现,不是理当说得清清楚楚吗?
事实上,已经有业内人士指出,氨甲环酸并不在牙膏禁用原料之中,按规定剂量添加并无问题,这也是原网文作者作出补充声明的主要原因。但舆论目前的关注点,却转向了企业的宣传策略——在产品中添加起作用的药剂,却又在宣传时称之为“传统配方”。公众质疑,明明起作用的是化学药剂,为何在宣传时却称之为中草药的神奇效果?
事实上,这种模糊化的宣传策略,在一些食品、药品中颇为常见。有不少药物、保健品,在对外宣传和销售时,都标注为“秘方”“特制”,其起实际作用的却是一两味添加的药剂。而这次的氨甲环酸的牙膏止血效果,无疑又让人产生了类似联想。
这种宣传包装技巧,可以借助情感上的亲近与认知上的熟悉,短暂收获市场认可,但却会埋下信任危机的伏笔,甚至可能会伤及公众对传统医学本身的信任感。对一个产品出现疑问,往往会造成对相关产品、产业以及文化语境的追问。因此,中药也好西药也罢,该是什么即是什么,在产品宣传搞模糊化处理,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长远来看,绝非明智。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经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根据技术指导原则,中成药命名不应采用“强力、速效、御制、秘制”等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存在明显夸大疗效、有低俗用语和迷信色彩,以及处方相同而药品名称不同,药品名称相同或相似而处方不同等问题的中成药名称必须改名。这里说的虽是中成药,但文件精神对牙膏、保健品等来说,也不可谓没有针对性。种种说辞,必须破除模糊不清的广告口径,回归一是一、二是二的科学常识。
对于人们含在口中、用在身上的产品来说,它到底含有什么成分,到底能产生什么效果,应该有个明确说法。
生活中很多“小意外”不能避免,例如不小心烧伤、烫伤。如果发生这种意外情况,不要过于惊慌,更不要听信偏方,在创面涂抹酱油、牙膏等物质,不仅对伤口没有益处,反而会起到副作用。具体如何操作?几点紧急处理方法教给你。
相信很多人在提及如何刷牙时都会有诸如此类的一些疑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口腔保健用品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商家宣传的“厚此薄彼”、你一言我一语的“百家争鸣”实在让普通消费者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别提微信里隔三差五蹦出来“这样刷牙等于慢性自杀”之类的危言耸听了。
美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刊登的一项研究称,儿童刷牙时涂抹过多的含氟牙膏可能导致慢性氟中毒及氟牙症。
含氟牙膏是指含有氟化物的牙膏。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但含氟牙膏是否真的适合儿童呢?美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刊登的一项美国研究称,儿童刷牙时涂抹过多的含氟牙膏可能会导致慢性氟中毒及氟牙症,孩子长大后牙齿上可能出现斑点。
“氨甲环酸”风波下,消费者如何找到合适的牙膏?日常选用牙膏要掌握哪些要点?记者采访长沙市口腔医院相关专家时,他们一致认为,牙膏最好换着用。
昨天早间,云南白药集团官方声明称,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种常用成分,目前国外多种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
昨天早间,云南白药集团官方声明称,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种常用成分,目前国外多种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不过遗憾的是,该集团并未说明在使用云南白药神秘配方的同时,为何还要添加氨甲环酸这种西药止血成分。北青报记者拨打云南白药客服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