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心律失常,不要怕!日常牢记这些!

2022-11-26 16:32:08   来源:映象网

5034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老年人群体中患病率为9.2%。其中,原发性心律失常约占全部心律失常的10%~20%,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病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且多见。心律失常根据发病机制和程度不同可分为器质性心律失常和功能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其中以器质性心律失常为最常见。心律失常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在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是室性心动过速、窦房结阻滞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传导异常及传导通路中某些环节发生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患上心律失常后就会出现心跳不齐、胸闷、头晕、胸闷等等症状。那么如何缓解呢?对于没有出现症状和异常情况但心率或心电图监测发现心跳异常,可先进行治疗,若情况不佳则需调整用药或者停用药物及时终止心脏疾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1、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治疗方式

首先对于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以及传导障碍性的颤动等,这几种疾病都可以引起患者发生心跳异常,引起心室率节律和窦房结激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脏跳动;还有一种是由心动过缓引起的心室率不一致而引起的心律失常,这类病情可以用来治疗,但治疗时需注意。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虽然大部分室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采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异丙肾上腺素(GnRH)、多巴胺(DA)等药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选用抗心室颤动药物如希丁克,长期服用可显著改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症状;其他治疗:如房颤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或者有过多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患者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等应停用抗炎药物或改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他治疗:如抗血小板凝聚、抗痉挛、保护心肌等。

2、避免诱因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各种感染,高血压,低血糖,过量吸烟。(1)感染: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常见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应注意预防。(2)高血压: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尽量避免各种刺激因素的作用。(3)低血糖:日常生活要注意饮食禁忌,如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少吃巧克力和含咖啡因的饮料。(4)低血糖:平时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和劳累。(5)高血压: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注意适当运动,保持正常体重。(6)心血管疾病:平时应适当运动,多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就很关键了。(7)精神压力大:在精神上要学会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果发现病情加重的话,则应尽早就医。

3、改善生活习惯

积极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避免或减少感染及各种致病因素,避免吸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及焦虑心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或超重,平时要控制好体重也比较好控制好血糖水平。如果患有心脏疾病,就要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预防因房颤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心衰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戒烟酒,减少咖啡因、酒精及辛辣食物的摄入。合理运动:避免疲劳、紧张、激动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和过度劳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合理膳食能够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弹性增强,血管壁更光滑、柔韧、弹性好。同时也能使心脏的负担减轻,对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有益的。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4、控制好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心情不好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情绪波动过大时会影响心跳、血压,甚至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过度激动时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诱发或加重心脏猝死;过分悲伤、忧愁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加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加重;过于激动时,心跳骤停就可能引发死亡。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减少激动情绪。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应保持平常心,切勿大喜大悲、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形成心理压力,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的情绪。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宜软不宜硬和营养不足。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1的食物以促进细胞代谢并减少脂肪堆积。如:鸡蛋、瘦肉;动物肝脏和蛋类;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2)适度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增加心脏输出血量,改善心肌供血功能。3)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作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来促进心脏的血液供应和血液循环。此外,心律失常患者还应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适当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例如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等都可以帮助患者远离心律失常哦!

5、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及油腻食物

如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寒冷刺激。不要过度劳累。多喝水,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6、保证睡眠充足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心律失常患者要坚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至少保证每日7小时以上的睡眠),不要太过劳累;戒烟酒,防止暴饮暴食。对于有心跳异常情况者需及时就诊治疗(特别是有过心梗的患者);对于有房颤症状者需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用药并及时终止心脏疾病。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7、坚持体育锻炼

这一点非常重要。研究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剧烈运动不建议进行,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但是可以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跳舞等等,这些都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血管疾病。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心脏功能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锻炼呢?首先,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尽量少熬夜。尽量少吃高脂肪及高糖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低脂的食物,同时还要避免吃一些生冷和辛辣的食物以及酒。

(王培  心血管内科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关键词:疫情防控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新疆那拉提检查站坍塌了?官方回应来了 新疆那拉提检查站坍塌了?官方回应来了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