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医学科技  > 正文

浙大学者发明仿生修补液 可令牙齿“长”出牙釉质

2019-09-03 16:08:02   来源:新华社

5034

  新华社杭州9月3日电(记者 朱涵)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唐睿康教授团队发明出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缺损表面在48小时内就能“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联结,浑然一体。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8月3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研究人员介绍说,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天然生物材料。这层包裹于牙齿表面的半透明的物质,厚度约为2毫米,其无机矿物含量高达96%。由于缺乏包括细胞在内的生物有机基质,因此无法再生。自恒牙长成的第一天起,牙釉质就在缓慢地消耗着,细菌酵解食物中的糖类物质释放出的酸,以及酸性饮料都会加速它的消耗。一旦牙釉质的防线被突破,整颗牙就像失去了保护伞。

  修复牙釉质,堪称是仿生领域一项最“硬”的挑战。常见的补牙材料,例如复合树脂、陶瓷和汞合金等,它们几乎发挥着“填料”的功能,适用于“大洞”修补,但对小缺小裂却常常束手无策,与天然组织之间也不能完全结合。

  “理想的修复方法,应该是材料、结构、力学性能三者的统一,而且能实现原位修复。”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化学系刘昭明博士说。

  实验中,研究团队成员将富含磷酸钙团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龋齿表面,随后将其放入到一个模拟口腔唾液环境的溶液中。“龋齿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个仿生矿化前沿。”唐睿康说,实验测量显示,48小时后,牙釉质“长”高了2到3微米,“也就是说,牙齿上长出了一种连续的材料,一个与原组织一模一样、完全结合的生物结构。”

  研究还进一步测试了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长出来的人工牙釉质,其硬度和弹性模量与天然牙釉质的数值几乎相同。德国著名生物矿化学家、康斯坦兹大学赫尔穆特·科芬教授评价说,这项材料有望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牙釉质的原位修复。


文章关键词:浙大,学者,仿生修补液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两院士新乡医学院同台讲座 200多名学者共话生理学新进展

    10月14—16日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大会在新乡医学院举办,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教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教授在会上开展讲座。

  • 从小爱画画 美国华裔学生获美国总统学者艺术奖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旧金山华裔学生周紫薇,从小喜欢画画,近日,她获得了被视为美国高中生艺术家最高荣誉奖项之一的“美国总统学者奖(U.S. Presidential Scholar)”。2019年即将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周紫薇表示,自己即将进入宾州大学,对此非常期待,计划主修设计与计算机绘画专业。

  • 哈佛大学校长致函感谢浙大 称“身体状况良好”

    “感谢浙大的关心与祝福!我和夫人身体状况良好,也希望贵校一切安好。疫情使我们团结一致,愈加凸显了两校的友谊和人性的力量。”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S. Bacow近日给浙江大学的回函。

  • 当青春遇到敦煌

    1944年,惊艳于中国艺术之美,画家常书鸿从法国巴黎来到大漠戈壁,白手起家开始了敦煌研究院的创业史。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也吸引着有志于来此研究壁画的美术学者。已在敦煌坚持工作40余年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获颁“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让更多世人把目光投向敦煌。

  • 浙大70岁老教师用70幅漫画向新中国献礼

    日前,一组描绘老杭城风貌的漫画在浙江职工中心展出,共70幅,均出自浙大退休教师、漫画家倪集裘之手。1949年出生的倪集裘,今年已经70岁了,与共和国同龄的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 浙大新增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专业 导师阵容强大

    昨天,浙江大学就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今年将新增两个超级热门专业,分别是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浙大官方消息称,教育部于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浙江大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个(机器人工程),新增审批本科专业1个(人工智能)。

慢新闻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