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养生学堂 > 正文

大寒养生着眼于藏

2018-01-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5034

  大寒天气寒冷到了极点,人体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时候,所以大寒养生着重于藏,此时应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还需要适当饮食进补。

  神静少虑 节欲保精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此诗告诫我们要注意修身养性,才可杜绝情志疾病。日常情绪要温和,既不过分地拘束,也不放纵,凡事有度。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性生活,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冬天宜养精气,合理房事,节欲保精,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老人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睡子午觉 重手足背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既要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又可在午后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此外,勤搓手能疏通经络,对身体也有好处。众所周知,手上有许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劳宫穴、鱼际穴、合谷穴等,通过揉搓手掌、按摩手指可充分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时间可长可短,贵在坚持。中医认为,人体背部乃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大寒时节气候寒冷,若阳光充足,可出门走走,晒晒太阳,有利于补益阳气。

  俗话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汇集于此,故脚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重视脚部的防护,除了注意脚部保暖外,平时应多活动双脚,适当进行慢跑、散步等运动,还应该养成睡前用温热水泡脚的习惯,既能御寒,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及周身疲劳。“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审慎选食 合理多样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对于老年人、女性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冬令进补尤为重要。此时在饮食上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之物,多食会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以及饮食不化、聚湿生痰。饮食应以“三多三少”为原则,即多食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少食糖、盐、脂肪。中医认为,冬季饮食首选温补类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但切记不可过多进食此类食物,易上火;可食用平补类食物,比如莲子、大枣、银耳、薏苡仁等,此类食物无滋腻碍胃的缺点;适当吃些滋补类食物,如黑木耳、黑豆、芝麻等,可滋阴益肾、添精补髓。对于阳虚及气血虚之人,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温阳补血。此外,冬令时节可多食坚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疾病。

  “三九”敷贴 冬夏皆治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产生了夏有“三伏贴”、冬有“三九贴”的养生之道。冬季“三九贴”适合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和哮喘患者,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达到祛除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在阳气始生的冬至之日,用白芥子、细辛等温阳之药贴敷于相应的腧穴,起到助阳的作用,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的目的。(吴梦婷)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大寒 白芥子 足太阴脾经 腧穴 足厥阴肝经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冬春交接养生 防风食辛泡汤

    不知不觉,鸡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也已悄然走过,令人不禁要感叹一句“岁月如流水”。比如,用生姜,入肺、胃、脾诸经,有辛温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对风寒束表兼有胃肠不适症状的感冒效果尤佳。

  • 大寒不寒,养生保健不可忽视

    佩挂一个防感香囊 中药香囊散发出香气,在人体头胸部周围形成无形屏障,有散风驱寒、通窍、杀毒等功效。祛风散寒解表羹 这个时节需要一碗既美味又防病的汤羹,鸡蛋2个,香菜3根,嫩豆腐50克(切丝),葱白5~7根(去根),生姜3~5片,花生米20粒左右(研碎)、淀粉、盐、鸡精、香油等适量。

  • 本周开启冰冻模式,莫把自个冻成“残疾”

    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学说”,肾主骨生髓,而寒易伤肾,冬季易出现骨关节疾病,运动同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保护。

  • 大寒养生做到“两不” 多吃羊肉鸡肉和糯米

    材料:黄精15g、黑豆50g、枸杞5g、光鸡半只、生姜、料酒适量(3~4人量)  做法:光鸡洗净、斩件、飞水;黑豆洗净、浸泡;黄精、枸杞冲洗。而浙江绍兴用的是米酒,华东是用酒酿,西南地区则用甜酒或醪糟……  《本草纲目》将米酒列入药酒类之首。

  • “大寒”也不怕 华为畅享5温暖冬天

    本周将迎来“大寒”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对于大寒,古人有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

  • 从肚脐看出身体健康状态

    肚脐眼是内脏与外界距离最近的地方,千万不能用力抠,可以先试着用潮湿的棉签轻轻地擦,动作一定要轻,只把边缘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可将药粉用黄酒或茶水调匀,贴于脐部,1-2天即可见效,有的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好转。

  • 冬至养生防寒是主调

    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晨起刷牙恶心干呕等;6.亚健康调理: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平日里畏寒怕冷、肾虚腿软、腰膝酸痛、水肿、尿频、尿急等。

  • 中医专家提供流感“防治宝典”

    小儿感冒后可用中药进行泡浴,将荆芥30g,金银花30g,青蒿100g,栀子30g,新鲜柚子叶20g,烧水2000ml,兑至45℃左右的温水进行泡浴,每日1次,有助于降温。功能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型,发热恶风(寒),喷嚏鼻塞、流清涕,痰清稀。功能主治:用于外感风热型,发热恶风、怕热,鼻塞流浊涕,痰黄。

  • 冬病冬治 你“三九灸”了吗

    民间素有“冬灸三九”之说,三九灸即三九天在相应的腧穴或患处灸疗,是一种依据中医理论特点的 “内病外治”疗法。该疗法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灸,所以最好在入九当天或前后七天内进行灸疗,效果更佳。

  • 冷在三九!四招补好三九,来年无病痛

    生姜红枣茶:将生姜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将生姜、红枣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锅盖焖10分钟,放凉后就可以饮用了。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益气等功效,而且不像肉类那样油腻。

  • 冬至后最宜温补阳气 中医教你食补与浴足

    正所谓冬至一阳生,冬至过后其实也正是一年中温补阳气的最佳时期。体质虚寒、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可以到各中医院或中医诊所做督脉灸或三九天灸来温补阳气。(6)不宜泡脚的人群包括:儿童、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脚部冻伤皲裂者;部分心脑血管和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医生建议而选择。

  • 导引之术八段锦 调理脏腑炼骨筋

    五劳七伤往后瞧:头部的运动,可以增强脑的血液循环,使颈椎与颈部肌肉得到锻炼,也可以改善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有利于防治颈椎病。两手攀足固肾腰:可以使腰部肌肉得到延伸与锻炼,增强肾脏的功能,也有利于下肢的血液循环。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