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至的到来,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也随之来临。此时,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微、阴气盛的状态,人体抵抗寒邪的卫外能力下降,各种虚寒病症容易发作。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炎的发作。一年之中,冷凉的冬季是人死亡的最高峰。冬季养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作或加重,但也要避免进补过犹不及,专家表示,冬季进补应符合冬天季节绵长的特点,进补应以缓慢而持久为原则。
冬季这些体质的人最难熬
不同的人对寒冷气候的耐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在寒冬里露脚踝甚至穿T恤也并不觉得冷,有的人穿得里三层外三层,贴着暖宝宝依然冻得缩成一团,还频频感冒。
一般来说,健康体质的人以及体质稍微偏热的人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可以相对顺利地度过寒冷的冬天,而虚弱体质的人就容易在冬季产生各种不适症状,甚至发生疾病。中医专家表示,冬季数三种体质的人最难熬。
第一类是阳虚体质的人。这类人往往表现为形寒怕冷、面白肢冷、大便稀薄、夜尿清长、不耐冬寒,容易患寒症,阳虚体质以女性和久病体虚者居多。还有一些老年人,每到冬季,漏肩风、老寒腿常常会复发,且疼痛感觉不断加重。而一些脾肾阳虚的人,到了冬季寒气加重,稍不注意感受寒邪,腹泻腹痛症状常常明显加重。
第二类是气血不足的人。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汗出或有内脏下坠感。他们对于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差,既不耐严寒也不耐暑热,在冬季特别容易感受外寒而反复感冒。尤其是肺气虚的人,由于皮毛抗寒能力的下降,极易发生呼吸道的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气管炎等。
第三类是淤血体质的人,表现为肤色晦暗、舌暗脉涩。中医认为寒凝则血滞。冬季阴寒之气偏盛,从而使原有疾病加重,冬季阴寒之气偏盛,从而使原有疾病加重,如淤血阻滞型的心脑血管病人在冬季寒冷加重时发生脑梗、心肌梗塞的几率较高,因此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冬季进补原则:补气护阳、造血养血
按照中医理论,冬季人容易得病就是因为体内正气虚弱的缘故,所以冬季进补可以有效地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冬季进补实际上就是为了增强人的抵抗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此时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体内,滋养五脏。可从饮食上着手,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以抵御冷空气的侵袭。可适当多吃牛羊肉、鸡肉、鹿肉、鱼虾、鹌鹑、海参、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喝热粥也是冬季养生的一种好选择。如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精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大枣粥益气养阴。
冬天也是蔬菜的淡季,较易出现维生素不足,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便秘等症状。冬季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大白菜、黄豆、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芥菜、韭菜、绿豆芽、油菜等蔬菜也推荐冬天经常食用,一来维生素含量丰富,二来这些蔬菜也有“护阳”作用。
中医认为,冬季对应肾,而咸味有助于补益阴血。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
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必要时还可选择药物进补。中药有汤剂、丸剂和胶剂等类型,剂型不同针对的药疗作用不同。汤剂一般用来治大病,丸剂用来治慢病,胶剂则更适合缓缓滋补,尤其符合冬天季节绵长,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需要缓慢持久的特点。(记者 孔瑶瑶)
■养生观
冬天冻手怎么办
冻手是冬季一种常见的折磨人的现象,可造成手指既肿胀又瘙痒,既难看又难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裂口溃烂,令人痛苦不堪。很多冻手者寻找各种偏方秘方药膏药水,但能取得良好效果者寥寥。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疗法:
浸泡疗法
先用温热水浸泡患处30分钟,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不仅有助血液循环,还能使皮肤角质软化,擦干后立即涂上鱼肝油软膏或者是鞣酸软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鲜膜包严患处。到第二天皲裂就会封口。
马铃薯疗法
将1个马铃薯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手足皲裂后,可取少量涂裂处,每日1-3次,数日见效。
蜂蜜疗法
先用热水浸洗患处,然后涂上蜂蜜,每天2次,连用几天便可痊愈。
此外,要在生活细节和饮食上加以注意:
一是经常注意保护皮肤,冬季外出或在室外应穿戴保暖的鞋袜、手套,特别注意双手的御寒保暖。
二是减少冷水洗手的次数,少用碱性强的肥皂、药皂洗手,洗完手足后养成涂抹外用油脂类护肤品的习惯。
三是注意饮食营养,每天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饮水。尤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韭菜、胡萝卜、牛奶、动物肝脏等,这对防治皲裂有一定的作用。
由于肾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冬天盲目进补造成肾脏负担过重,一旦负担超出肾脏所能承受,就很可能会出现肾衰竭。
痛风患者冬季切忌选用羊肉汤进补,羊肉汤的嘌呤含量比单纯羊肉的含量要高,特别是人们通常会将羊杂连同羊肉一块煲汤,更将增加肉汤中的嘌呤含量。
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调的大好时机。
冬季来临,阿胶膏等滋补产品热销。专家提醒,阿胶虽有诸多好处,但应与不同中草药搭配辨证服用,否则会适得其反。王世彪提醒,进补养生应结合个人体质,将阿胶与中草药搭配,辨证滋补,效果更好。
民间素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的说法,大致意思为冬季是人体吸收营养、贮藏精华、恢复健康的最佳时机。
进入这一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人们开始适当进补,可选择鸡鸭鱼牛等,并结合一些滋阴清润、疏肝解郁的食物,以平衡阴阳,避免生“内火”。
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能够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等一切虚证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提醒,此时进补仍要注意防温燥太过,应以平补为主。
民间常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养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多重要。
中医认为,藕是秋季最佳的保健食品之一,药食皆宜。生吃能清热生津、凉血润燥,熟吃能补益脾胃、养血美颜。
9月22日下午,白牛镇一初中召开毕业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意在学先进进、补短板、鼓干劲,增强师生教学效果。
膏方“集百草之精粹、养生命之灵机”,比起平时熟悉的炖靓汤、喝补品,吃膏方不仅能“补身体”,更能“删多余、补不足”,调整体质达到平和状态。
关于冬虫夏草的吃法,用量上每人每天0.5~5克左右是最好的,常见的有煎煮食用、炖汤食用、泡酒喝和直接咀嚼吃。阴虚火旺的人群 盲目进补冬虫夏草,则可能导致上火,若需服用,需由专业医师辩证后,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切不可单独使用,以防加重病情。
一提起“排毒”,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清肠排便。事实上,现代排毒多依赖的清肠排便,属于中医“下法”的一种疗法。
“截至目前,孩子暑假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培训班度过的。”近日,笔者在对平顶山市中小学生暑假报班进行随机调查时发现,在暑假里,几乎每个中小学生都报有培训班,一般报班数量在3个左右,有的学生甚至报了6个培训班。